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 专版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现代家居
 第B2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E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家电生活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专家呼吁——
再不可“大手大脚”用抗生素

马丹 董纯蕾


  三成上海市民不知道“感冒不应立即使用抗菌药”;三成多不知道“拉肚子不应立即使用抗菌药”;更有63%的人不知道使用抗菌药物应当戒酒……这是今年完成的一份《上海市民合理用药知识情况》的调查结果。尽管抗生素滥用、细菌耐药性的严重性近年来正逐渐被公众所熟悉,但对于具体就医过程中抗菌如何有“度”,人们依然知之不多。

  昨晚,第130期科学咖啡馆的两位主讲嘉宾反复强调,人类再不可“大手大脚”使用抗生素了。就如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人均年消费量138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上海药学会理事顾希钧指出,我国既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18万吨自用。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为138克左右,而美国仅为13克。我国75%的门诊感冒患者会服用抗生素,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的比例超过97%,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率为65%,远远超过国际上30%的平均水平。

  历史上严重感染曾是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抗菌药物的出现几乎一下子把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十多年。但这一资源宝库不可滥用和透支。华山医院医学教育中心主任、卫生部合理应用抗菌药监测中心专家顾问、上海药学会常务理事张永信指出,“抗菌药的滥用,不但浪费卫生资源,影响疗程,还会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增加病人的不良药物反应。”

  泛耐药菌现身医院

  去年“超级细菌”的出现令全球医学界忧心忡忡,这正是抗菌素过度使用的恶果。医学界对具有强耐药性的细菌有更科学的分类:对常用的五类抗菌药物仅剩一类呈敏感的菌株被称为多重耐药菌(MDR),对五类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称为泛耐药菌(PDR),对包括多粘菌素在内的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的则称为极耐药菌(XDR)。张永信表示,国内不少医院已普遍出现了泛耐药菌。

  据介绍,不仅临床治疗大量使用抗生素,养殖畜牧业也频繁“下药”。顾希钧坦言:“在我国,人与动物使用同类抗菌药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抗生素会通过各种途径在人体内积蓄。因此,就会出现有些患者本来从没用过某抗菌药也会对其产生耐药性的奇怪现象。”

  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对抗生素过度使用的控制和预防非常严格。比如,在欧盟,动物使用抗生素受管制;英国的教育体系中已加入“抗生素处方原则”的课程;在美国,抗生素的购买比枪支还难,违规严重者还有可能会被取消行医执照。

  本报记者 马丹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