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上世纪80年代疾风暴雨般的泡沫,东京人有了一颗面对黄金的平常心—— 在东京银座看日本人排队卖黄金 陈言 |
日本是全世界最大的炼铜国家,铜冶炼过程中能生产出大量的黄金来。现代日本仍然保留有京都的金阁寺、岩手的平泉中尊寺金色堂等金碧辉煌的寺院,而且尽管经历过上个世纪80年代疾风暴雨般的泡沫经济,“黄金之国”在民间仍然普遍藏有大量的金货。 但有意思的是,和中国人排队买黄金不同,日本是排队卖黄金,以致商家提出了种种苛刻条件,拒收普通消费者拿来的各种首饰。 变卖金首饰 要排3个小时队 当铺在中国悄悄兴起的时候,“质屋”(当铺)在日本则已经有些夕阳西下的感觉,车站闹市里的质屋,现在大多要改成“首饰循环店”等环保的新店名了。 山田纪央小姐刚刚和男友分了手,男方的彩礼——订婚戒指、金项链、金耳环也都要通通退回去,以了断这门婚事。 “我是和他一起去买的那些首饰,当时他挺大方地花了几十万日元。我家退彩礼的时候,他家不收,我又不愿要他这些东西,前些天拿去变卖了。”山田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让山田非常吃惊的不仅仅是她最后只拿到了数万日元,“和买的时候价格大不一样。”而且“排队排了3个多小时才卖出,没想到现在卖首饰的人这么多”。 东京银座有家特别著名的金首饰店——“田中贵金属”。这里的销售服务有个特点,从该店买的金银首饰,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还可以返销给店铺。这本是促销的一个普通手段,但现在则有太多的人拿着田中贵金属销售的首饰换现金,更多的则是不知从哪里买的,早已经没有了购买发票的那些首饰,店里需要一点一点地鉴定,然后回收。来的人一多,自然就要让顾客等较长的时间。 因为来的人太多,最近田中贵金属店开始优先回购那些有该店发票的首饰。已经找不到发票的人,只好去街头找“质屋”卖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东京街头,现在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排队购物现象;排队卖出自己的金银首饰,真可谓是东京一景。 在金价高时 换成钱享受一番 日本的黄金交易网做得非常简单,和昨日比金价变化,本月金价趋势一目了然。进入9月以后,黄金价格降多升少,着实让手里还攥着金首饰、账号上记着黄金重量的人,心里更加焦躁不安。 “金续落”(黄金价格继续走低), “金大幅续落”,这是黄金交易网首页上的标题。题目做得短,让人看了更加焦灼,不知是不是泡沫快要走到头了。 “规避风险需要卖出黄金,分散风险则要买进黄金。”黄金问题分析专家丰岛逸夫在《日本经济新闻》的专栏中如是说。 钱多的时候,不能都买成股票,更不能只存银行。这时需要买一些黄金存起来。但真的到了要用的时候,由于黄金并不能立即兑现,兑现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去店铺等交涉,用起来很不方便。 “现在,希腊危机已经洞若观火,危机会像传染病一样传到意大利、西班牙。欧洲经济出现了衰退,这时是风险到来的时候,欧洲人自然会将黄金卖出,这些天的金价狂跌,本是理所当然的。”丰岛在文章中写道。 其实有一个人,更早地计算出了欧洲的经济危机程度。他就是美国著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早在2011年1月,索罗斯已经预言“黄金进入到了泡沫状态”,3月索罗斯神不知鬼不觉地卖出了8亿美元的黄金。 一些卖了黄金的人对商务新闻网站的记者说:“我们是不想错过这次黄金潮,在金价最高的时候卖个高价,卖出去后,没有打算投资,也没存进银行,和家里人去吃顿大餐而已。” 据说也有不少日本人是准备去旅行的。过去不经意间买的金首饰,在用过了一段时间后,现在能换成钱,那么用这些钱去享受一番也合情合理。想用黄金来“投资”、“保值”的人在日本并不多。 一颗平常心 金箔金粉没加价 国内黄金市场火爆,日本市场却完全相反,发人深省。20多年前,走在东京的街道上,也会看到东京人的疯狂,那时他们买过太多的包括黄金在内的商品。但时过境迁,现在东京人有了一颗面对黄金的平常心。 如果去高级百货公司里看各种工艺品,就能看到,烫金彩绘的漆盒并没有提价。这或许是因为那层纯金太轻了,但更多可能因为是民众根本没有抢购的意思——别说提价了,恐怕就是让一些价格,在这个金价上升的时候也没什么人问津。 日本本年度新米就要上市,各酒厂开始酿造今年的新酒了。从11月开始大量销售的带金箔、金粉的日本酒,也会慢慢摆上柜台,个别为日常庆贺时使用的金箔酒,也都放在普通的酒架上未见加价,更不见抢购的人。每到庆贺的时候,日本人喜欢喝这种装入了金粉的清酒,酒中的金块看得清清楚楚。 看来,抢购黄金只能是一种乱象,一切过去以后,这种平常才能永久留存下来。 瞭望东方周刊 (陈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