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生活之友
 第B22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5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公众服务
 第B29版:好吃周刊
 第B30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1版:好吃/美食点击
 第B3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35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36版:好吃/美食大观
   2011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4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7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332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上海打造“总部经济之都”

叶薇


  34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37家跨国公司投资性公司、332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上海吸引外资总部经济,居中国内地之首。

  今年以来,上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金融、研发、营销等机构入驻,开放的上海正以积极健康的新姿态迎接四方嘉宾。

  扩大开放

  外资总部接踵来

  今年6月,全球信息技术制造巨头惠普公司宣布,将在上海建立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地区总部;世界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也称,将在上海成立电子商务中国区总部。这只是近期上海大力吸引外资总部的一个缩影。

  今年一季度,上海共设立投资性公司10家,为去年同期的2倍,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英国石油、日本第一大制药公司武田药品,都选择在上海设立投资性公司;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1家,为去年同期的1.6倍;共设立研发中心4家。

  数据背后,彰显的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决心。今年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工作,组织调研跨国公司在沪运营现状,为出台新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浦东新区联合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等部门,首次联合发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12条意见。

  叠加效应

  一花引来百花开

  今年,全球500强之一的美国依工集团,在漕河泾开发区国际商务中心租下2300平方米场地,设立亚洲技术中心和食品设备业务的中国销售总部。在全球色彩测量仪器领域首屈一指的美国爱色丽公司,今年也入驻漕河泾成立中国区总部。跨国企业在漕河泾开发区落户,正呈现出一种“引总部聚配套”的趋势。

  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漕河泾开发区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企业“一部三中心”,即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运营结算中心和管理服务中心。“‘一部三中心’是企业集团的‘大脑’,要集聚在漕河泾开发区的本部,用研发‘大脑’指挥制造‘四肢’,调动全产业链发展。”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副总经理吕鸣说。如今在漕河泾,更多新落户的跨国公司先投资总部,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便随之而来,并在周边形成产业链。今年前8个月,新落户漕河泾的项目中,八成以上都属“总部经济”。

  点片融合

  促更多总部落地

  不久前,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宣布,今年上海总部经济年会将在青浦区举办。为何选址青浦?上海西虹桥商务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颜贵志介绍,青浦正借力西虹桥开发战略,打造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区。

  上海总部经济促进中心秘书长李东介绍,目前上海近郊的一些区域,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以高科技企业总部、企业研发中心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总部经济基地。这些郊区总部经济集聚区呈点状分布,与市中心传统高档商务区彼此联通,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心与外围地区功能互补,各类企业总部分产业、分层次集聚,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及创意产业联动。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