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新民楼市
 第B14版: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生活之友
 第B22版:生活之友/欢乐亲子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5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公众服务
 第B29版:好吃周刊
 第B30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31版:好吃/美食点击
 第B3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3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3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35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36版:好吃/美食大观
   2011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误会”莫成暴力执法挡箭牌

李万友


  据报道,在广州打工的小王在围观白云区城管执法行动时,因看到一名城管队员涉嫌暴力执法,便用手机拍摄,突然遭到一群男子围殴,手机被强行格式化,还被要求写检讨。事后相关负责人表示,事件由误会引起,会对小王作出经济赔偿和诚恳道歉。

  好一个“误会”!问题是,怎会轻易误会?这不禁让人想到“临时工”一词。不少事件中,发生问题时“临时工”随时随地可以“挺身而出”,扛下责任。但用多了就容易引发怀疑甚至质疑,如今只要一听到“临时工”三个字,人们就会想到“替罪羊”。于是,相关负责人又祭出了“误会”这块挡箭牌。

  但万变不离其宗,“临时工”也好,“误会”也罢,都是一脉相承的思维,可以说统统打上了逃脱或减轻责任的烙印。也就是说,犯了错,即便是违法了,有关部门不仅不深刻反思,反而百般袒护真正的肇事者,掩盖问题源头。“临时工”有了“继承人”,“误会”之后,还可能有新“马甲”取代,离常规管理和处罚机制越来越远,便宜的是肇事者,越发受伤的是公众。

  公职人员不可能完全不犯错,关键是,要有起码的管理和问责态度,负责、客观、公正地处理。如果连起码的态度都没有,何谈公正做事?只会陷入本末倒置的泥潭,失去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