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不得月 薛松 |
外滩,离我工作的单位不远,推开窗户,微风拂面,远远望去浦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因此,引来了许多外地友人的羡慕。也许是我每天都要途经外滩,日子久了,渐渐地,对那些壮丽的景色不以为然了。而那些来沪旅游的朋友,只要一到上海,外滩定是他们的必到之处。 无独有偶,一位杭州朋友的家离西湖很近,久而久之,他对西湖的感觉,就像见到了路边的行道树,没什么新鲜了。可是,我对西湖的印象依然是妙不可言,每次赴杭,漫游在柳树成荫的西子湖畔,都会有一种异样的美感。 外滩和西湖,早已经是这两座城市的旅游胜地,一个“西式”一个“中式”,一个“洋气”一个“土气”,分别承载着这两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也展示了她们的灿烂文化。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感受着不同的人文情怀,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和事、景和物,深深地融入了彼此的情感之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漫漫推移,我们对本地的一些景区,又习以为常了。 我们走出自己的城市,进入对方的省城,常被眼前如此美丽的景色吸引,恨不能久久地身处其中;并不觉得自己所居住城市的景色,同样招人歆羡。那繁华、时尚、精致的国际大都市,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的游客,令他们也许会片刻忘记故乡自然纯朴的景致,而我对杭州西湖自然风光的倾倒,也使自己淡忘了家乡的美景,真是“近水楼台不得月”。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本意是用来比喻:因自己接近某人或某些事物,而处于首先获得好处的优越地位。然而,一个事物总有多方面的,或许是那些近水楼台不得月的缘故,推动了旅游业,拉动内需,促进GDP的增长,这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好处。 常见这样的情景。有些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每年要组织员工去畅游祖国的名胜古迹,可有少数员工不珍惜这样的良机,宁可待在宾馆内烟雾缭绕,通宵达旦地打牌,也不愿意游览异乡美丽的景物,既浪费了时间与金钱,又违背了企业的初衷,遗憾地与那些历史文化悠久的景点失之交臂。细细想来,真是有“近水楼台不得月”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