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20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求职
 第B26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7版:求职/招生·职场
 第B28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9版:求职/招生·职场
 第B30版:求职/招生留学
 第B31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32版:求职/招生招聘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公益与官方慈善之间首次实现了互动互通,以一种基于共识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
2011,公益慈善在互动中飞跃

易艳刚


  盘点即将过去的2011年,“公益慈善”是一个非常醒目的关键词。

  这一年,一些地方慈善机构的问题接连招致非议,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大挫,社会各界捐赠严重缩水……所幸的是,随着一些误会得以澄清,随着相关责任人被问责,随着公开透明力度加大,我们感受到了慈善组织转型和改革的诚意。我们不妨给中国慈善业多一些信心。

  这一年,值得称道的,是社会各界在公益慈善方面有了更多的共识。回首这一年的公益慈善,一大飞跃是民间公益与官方慈善之间首次实现了互动互通,以一种基于共识的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了社会进步。

  今年年初,学者于建嵘发起“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掀起了民间公益行动的第一波热浪。这项活动不仅得到网友和壹基金的积极响应,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公开表示支持,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更提出了相关的议案和提案。最终,在网友、媒体、政府官员和各地公安机关的通力合作下,多名被拐卖的乞讨儿童顺利获得解救。

  今年4月,民间爱心人士邓飞联合500多位媒体人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行动。正是基于“免费午餐”成功的操作模式和良好的社会效应,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种源自民间、最终影响国家决策的公益行动,在中国公益史上尚属首次,被赞为“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

  除此之外,广东东莞民间慈善助学团体“坤叔助学团队”,专项救助尘肺病人的“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以及寒冬里推出的帮扶贫困山区的“衣加衣温暖行动”,都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

  所有这些蓬勃生长的民间公益行动,正在激活和调动公众内心潜藏的公益意识。这也充分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其实一点也不缺乏爱心,我们身边也并不缺乏仁爱良善之人,只要搭建好公信力高的平台,只要有适当的引导机制,涓涓溪流也能汇成爱的海洋。民间公益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时刻,也给那些不成功的公益行动提供了对照反思的范例,期待政府与民间的这种默契更多一些。

  新华每日电讯 (易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