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村:地下党的秘密电台 姚华飞 |
在徐汇天平路街道离太原路不远的建国西路上,有一幢幢连栋比栉、坐落有致的庭院式楼房。步入名曰“福禄村”384弄,可见一排清幽雅致、奶黄粉墙的花园住宅,环境幽雅,绿荫如盖,西向分别标排着9、10、11牌号,9号为民居,11号为二层楼,曾是全国名刊《咬文嚼字》编辑部,10号是幢三层楼花园洋房。随着岁月流逝,人们已不知这里曾发生的往事。 “红色电波”传向延安 72年前,这里初建始成,房东是许彦飞、郭佛宜夫妇,他俩是传奇式人物。许曾是国民党县长、国民党国防部少将,同时又是中共地下工作的重要人员。地下党在10号这幢房里安置了传递情报秘密电台,使延安党中央和上海地下党由此架起了一条“红色电波”的通道。我党隐蔽战线优秀情报员朱志良晚年写过《架天桥》一诗:“申江延河架天桥,万里信息倾刻到。运筹帷幄需佐证,电波频传未敢稍”,指的便是此事。 1939年上海地下党建立了三个电台:即李白台、郑执忠台和杨建生台,机要员就朱志良一人。1940年夏天,刘少文从延安汇报工作回上海后,传达中央领导对上海情报工作的评价,并秘密研究了一些新的台址,福禄村10号(现建国西路384弄10号)成为我党秘密电台地址之一。 李白的电台除在上海贝勒路448号(现黄陂路15号)工作外,后又秘密潜伏来10号收发报。1942年中秋节夜,福禄村10号遭敌特侦破,电台被劫走,李白夫妇被捕。 坚贞不屈的李白夫妇 李白,1910年5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张坊区板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5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党组织决定派李白同志到上海工作。这一年10月10日,李白风尘仆仆到了上海,他先住在贝勒路(现黄陂路)448号三楼一间约10平方米的小阁楼里。当时要发的电报特别多,工作十分繁重,李白蹲在这间密不通风的小屋里,要从下午四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这样的工作,李白一直持续到1939年。由于环境十分险恶,组织决定派一名女同志掩护李白进行工作。当时仅为21岁、还是女工的裘慧英接受扮装假夫妻的“特殊任务”,顿时脸红到了脖子根,她感到很尴尬。后来裘慧英终于接受了任务,在共同生活、战斗中,这对未婚男女建立了纯真的爱情,经组织批准,他们由假夫妻结成了风雨同舟的革命伴侣。 1942年春,由于工作需要,党组织让李白夫妇搬到了福禄村10号。当时日本人已进占“租界”,设在这里的地下党组织已成为敌特搜捕的重点。为了对付敌特的追踪,李白一方面经常转移电台的方位,同时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报,功率降到仅15瓦。但是仍未躲过劫难,李白夫妇一同被捕,直到1943年5月。 “良友”来了新店员 1943年5月,李白出狱后,为了防备敌人“放长线,钓大鱼”,李白暂时没有去找组织。此时,他原来的女房东郭佛宜知悉后,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自己的丈夫许彦飞,他们决定由自己牵头,邀集了几个朋友出资,在威海路茂名南路口开了一个“良友”糖果店。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由郭佛宜出面当经理,并与李白夫妇约好,事先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店员广告,要李白应聘,以掩人耳目。就这样,李白成了这家糖果店的新店员。 有天,李白正准备迎客,来人一见李白惊叫起来:“你怎么在这里?”接着用训斥态度反复盘问,李白沉着应答。此人走后,李白告诉郭佛宜原委:瘦高个是汪伪76号特工总部法官,他经办李白案子。李白有些不安,怕对党的工作不利,也会使他人受牵连,李白便送上礼,后那家伙也没来找麻烦。 沧海桑田。“福禄村10号”默立,仿佛有叙不完的故事。 姚华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