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上获悉将有一场“红色收藏”拍卖,抽空即去预展现场领世面。预展挺正规的,二百多件拍品按种类有序安置在玻璃橱或立柜里,分别是书籍、宣传画、瓷器、日用品等。当然我最关心纸类拍品。一圈兜下来惊喜望见一套《毛选》(4卷),土黄色书套以及书套上毛泽东左侧雕像。再瞧书下标注预拍价格为1千元人民币,满心欢喜,因为本人也藏有一套(就缺书套)。
可能大家都以为《毛选》没什么稀奇,过去每家至少备有几套。其实不然。要知道大多数人家有的那种《毛选》均是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普及本”,字体是横排的,不相信可以把《毛选》第一卷翻到最后版权页,跳出一行小字:“根据1952年7月第1版重排本。1966年7月改横排本”。传说这一版本的《毛选》(4卷)印了上亿册,所以目前市场价格不高,大约60元1套。
“普及本”版权页里透出信息,1952年出过一套“重排本”。“重排本”字体直排,印数各为几百万册,目前流传不多,估计要下些功夫才能集到,市场价格没200元拿不下来。
而“重排本”第一卷版权页上又显示,在“重排本”之前还存在着一个于1951年10月出版的“初版本”,即预展上展示的那套。打开第一卷翻到扉页,发现毛泽东标准像不同于“重排本”和“普及本”上的那张(毛主席标准像只出现在第一卷里)。该标准像脸稍向右转(另外两种版本为正面像)。再仔细对照“初版本”和“重排本”,两者之间竟然相差整整30页,原因是“初版本”没有将毛泽东最满意的哲学著作之一的《矛盾论》收编进去,这在“初版本”第二卷中有详细说明:“本卷所载《矛盾论》一文,按著作时间排列,应收入第一卷。现暂刊于此,拟待再版时移入第一卷”。
《矛盾论》是毛泽东1937年开始写作,公开发表于1952年4月1日。但“初版本”第一卷是在1951年10月第1次出版,因此造成“重排本”和“普及本”中《矛盾论》放在第一卷,“初版本”却排在第二卷的奇特现象。“初版本”1至3卷的印数均为近百万册,文庙地摊常能见到,但品相好的很少。
至于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版的《毛选》,大概有十多个版本,其价格对工薪爱好者来讲,可能是天价了。当然要想收藏1991年6月出版的第2版《毛选》(4卷),不妨直接去新华书店购买,全新品相。
《毛选》的出版和发行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起到决定性作用,犹如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首次访华时同毛泽东一见面,便发自内心地赞扬:“主席的著作感动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孔东梅《改变世界的日子》)。”所以收藏《毛选》,无论精神上或物质上,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