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妈妈陈真每天给女儿听写的时候,女儿总是记不住字怎样写,要么多笔少划,要么左右写反。“罚她抄5遍10遍20遍30遍还是错。”为了找出原因,她曾带着女儿检查视力和注意力,可结果都是正常的。
吴静有着同样的苦恼,“儿子小木注意力特别容易被分散,半天回不过神,作业做着做着就发呆。”除了注意力的问题,小木的动手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也比较差。“系扣子、系鞋带都成问题,而且特别慢。别的同学看一眼书写好几个字,他看一眼写一个字。”
其实,嘉嘉和小木的表现是因为他们有读写困难。读写困难的成因源于神经系统,常见到在重复及表达语言、阅读、写作、拼字、书写及数理上有困难。简单地说,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读写能力上落后于同龄人的现象。
“一开始我不知道读写困难这个概念,就觉得他能力太差了。”吴静是个急性子的人,看到小木的“差劲”表现,经常忍不住打他。
老师难理解
不理解孩子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父母,还有学校的老师。
东东也是一名读写困难儿童。二年级的他会把b写成p,不仅写字左右写反,还将6写成9,把63写成36;阅读上东东也有困难,一年级时,“阳光洒遍田野”这6个字,他半个小时也读不下来,即使读下来也是错误的。他的母亲常虹曾告诉老师读写困难这一概念,并希望老师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老师的回应却是“你也应该回家去多学习学习怎么管教孩子”。
正在上二年级的嘉嘉,曾经遭遇老师“狗血喷头”式的谩骂。“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她,说你怎么那么蠢,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都记不住,或者骂她懒惰。”陈真曾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嘉嘉存在读写困难,老师却认为这是她在帮嘉嘉找借口,“说我在护小孩”。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导致了更恶劣的后果——其他同学对孩子的欺负和歧视。嘉嘉的同学一下课就会指着她说:“笨蛋!笨蛋!”
后果很严重
周围人的不理解甚至歧视,会给读写困难儿童带来许多心理问题。2002年,英国第四频道曾报道,英国一名研究读写困难的专家嘉云博士,在爱丁堡的一所少年监狱进行了一项关于“读写困难与青少年罪犯关系”的调查,经过对50名少年男罪犯进行评估后,发现其中有25名是读写困难患者,比例高达50%。
读写困难儿童普遍存在厌学、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差等问题,不仅犯罪率高,有的甚至有自杀倾向。
嘉嘉曾经是个很开朗的女孩。上学后,她开始变得自卑,“赌气,不愿意说话”。在学校被骂后,她从来不告诉妈妈,却试图自杀,去厨房拿刀时幸好被陈真发现。
东东则表现为厌学和人际关系差。东东因为成绩差很自卑,曾经对常虹说:“妈妈,像我这样学习不好的是坏学生。”缺乏自信影响了东东的性格,在学校常常与同学闹矛盾。“东东很要强,很要面子。他想要却得不到,找不到表现自己的方式。有一次他对同学大喊大叫,把同学吓哭了,他通过这个获得自信。”常虹说。
“普及读写困难的概念光靠呼吁是不行的,必须要立法,将学习读写障碍纳入到法律的服务里面,否则不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刘翔平教授说。
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内地都还没有关于读写困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
陈真曾找到学校校长沟通读写困难的问题,最后校长被她说哭了,表示自己教了30多年书,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看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后,校长向上级部门申请到读写困难研究比较成熟的香港去了解相关情况,但是上级部门却认为这是个体问题,不具有普遍性,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牛雅琳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