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这么多外来人口的利益诉求?昨天下午,常熟市党政联席会议正式通过“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外来人口将根据技术职称和社会贡献等,享受相应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这也是常熟将外来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同城待遇的又一次尝试。
积分换取市民待遇
“明年我也能在常熟街头骑上免费的公共自行车,去图书馆免费看书,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可以享受优惠了。”在常熟务工的安徽籍民工老夏获悉新市民积分制后,特地去网上仔细查看了内容。出来务工十几年,虽然早已把常熟当成第二个家,可真有一天能和本地人享受一样待遇,老夏的心里还是格外高兴。
常熟通过的“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其积分主要用于外来人员的入学、入保和入市民卡三方面。在医保方面,明年常熟市政府将拿出1万个名额,提供给18岁以下的外来务工者子女用于少儿医保和大病保险。入保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和本地学生一样,每年自负150元左右,剩下的535元由政府买单。
此外,常熟市民人手一张的“市民卡”明年也首次向外来人口发放,共计15万张。这张以“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为设计理念的市民卡,应用范围涵盖了常熟的公共交通、小额支付、园林游览、图书借阅等多个领域。
就医入学一视同仁
前几天,有点咳嗽的江西籍务工者张晓铳去医院看门诊,“一共看了32元,基本都能在医保卡里报销,跟本地人没啥区别。”张晓铳说。
在常熟,尽管外来人员暂时落不了户籍,但他们也可以通过普惠制度享受到同城待遇。常熟市人社局社保中心沈军主任告诉记者:“只要在常熟参保,都能享受同等待遇。”常熟目前有20万左右外来人员在当地参保,他们和当地市民一样都能享受到88%左右的报销额度。
除了医保,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常熟目前有外来子女5.5万名,其中近4万名已在公办学校(幼儿园)就读。近两年,常熟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3所,为此政府投入6个多亿。根据积分制度,明年进入公办学校的外来子女将新增1万名。本报记者 梅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