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舍曼在华盛顿卡耐基和平基金会发表演讲时说,亚洲政治家不应轻易中伤“旧敌国”。韩方对此表示不满,称“这是偏向日本的发言”。
3月5日,美国驻韩国大使利珀特在首尔出席活动时遭一名男子持刀袭击。日本媒体解读认为,这一事件给韩美关系泼了冷水,可能会对共同应对朝鲜核与导弹研发问题的日美韩合作造成影响。
美国对日韩的态度究竟如何?这“三角关系”又将何去何从?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分析。
1 双重平衡不那么奏效
问:美国为何会做出此番表态?它是否是“真心”袒护日本?
答:美国政府高官发表这种言论,反映出美国对于协调它同日韩两个同盟国关系的挫折感。
鉴于中国崛起,美国为维护其对东亚地区的主控地位,迫切需要提升它同本地区盟国的防务合作关系。对日本,美国既要继续它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政治约束,又要释放日本同美国防务合作的政治与法律空间。对韩国,美国既要安抚韩国朝野因日本右翼崛起所引发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也要拉拢韩国进入美国主导的美日韩三国军事体系。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国对日韩的双重平衡并不那么奏效。允许日本在地区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与遏制日本政府的右倾史观完全是南辕北辙。韩国对日本右倾言行做出强烈反弹,则持续妨碍奥巴马政府在“重返亚太”旗帜下旨在整合美日韩三方军事协作所做的努力。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舍曼的上述讲话,再好不过地表现出美方对韩国出于民族感情而不服从华盛顿政治指挥的不满与无奈。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政策发生了相当转变。二战甫一结束,美国即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并为日本写就当代宪法,剥夺了日本拥有军队和从事战争的权利,确实做了一些削弱日本军国主义和工业基础的工作。但为了降低控制日本的成本,尤其是在冷战时期利用日本来抗衡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推动了对旧敌国日本的和解过程。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推动并片面通过了《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使日本恢复了“正常国家”地位。1951年9月8日,在上述条约通过后5小时,美国同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从此日美这对宿仇化敌为友,结成军事同盟,在日本的美国占领军也就改称为驻日美军。美国此举纯属冷战需要:美国解除了对日本的诸多政治和军事限制,并利用日本作为它在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为其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服务。
但美国并未彻底放松对日本的政治戒心,遏制“共产主义扩张”与管控日本军国主义复苏是美国在远东并行不悖的双重目标。因此,美国并未在政治和法律上真正把日本视作平等伙伴。美国为日本所写的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维持武力、不拥有宣战权。日本法律曾长期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常备军,只能有自卫队;不得拥有国防部(及国防部长),只能有防卫厅(及防卫厅长官)。在美国约束下,日本只能采取“无核三原则”,即不引进、不拥有、不运入核武器。即使是《日美安保条约》,也只确认美国对日本的军事保护责任,而日本则没有集体自卫权。即使美国受到侵犯,日本也无权在军事上援助美国。
出于冷战期间的地缘战略之需,美国将日本当作它在远东的军事桥头堡,在客观上形成了美日互依互求的关系。美国根据其地区与全球战略的需要,对日本一再妥协。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的全面扩张,撇开联合国安理会,将由美国托管的琉球群岛归还日本,还同日本私相授受,将我国的钓鱼列岛交给日本进行管理。为了美国核海军抵近苏中朝前沿,美日达成密约,日本对美驻日海军舰艇是否携带核武器不予追究,客观上对“无核三原则”置若罔闻。美国则对日本多位首相在任期间参拜靖国神社采取绥靖,在一系列关于日本政要抵赖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以及慰安妇等问题上,美国在公开场合大抵不做声。
这不表明美国政府在同日本交往时不规劝日本,但美国将现实安全看得高于理想原则,则毫无疑义。
2 绝非只有金基宗一个
问:美国如何对待韩国?韩国民众又是如何看待这种美韩关系?
答:美国战后不仅利用日本实现其地区战略,还利用韩国服务于同一目的。对于当代韩国建国以来的历代独裁领导者,无论是李承晚还是朴正熙或全斗焕,美国一概予以支持。出于遏制苏中朝的考虑,美国并不那么在乎它所声称的“民主”原则,而是完全按照战略利益行事。
美国同韩国在1953年10月1日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从而形成军事同盟,其表面目的在于保护韩国安全。但由于外部强国在未同朝鲜半岛人民协商的情况下推出北纬38度线,客观上将半岛分裂分治强加给了全体半岛民众,这为当今半岛北南双方的人民都无法接受。无论是从历史还是文化来看,从来就是单一民族的半岛人民无法接受国家分裂、家庭破碎的结果,因此双方都把统一视作民族使命。然而,美韩结盟、美军驻韩对半岛安全与统一产生了诸多复杂作用。一方面,美国在韩国驻军确实增加了美韩的联合军事威慑,提升了韩国的国防安全;另一方面,美军驻韩往往引起半岛对峙双方更多的不信任,尤其是在北方长期把南方政权看作美国傀儡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韩国民众并不认可美军驻韩对韩国有利。相反,他们相信这对朝鲜半岛统一不利。具有这种想法的,可能不仅是普通百姓,也有来自人民之中的国会议员。一些韩国人不仅反对美韩军事合作,而且同情半岛北方。尽管这些言行被韩国法律严厉取缔,但不可能被消灭,甚至在最近走到了极端。
3月5日,美国驻韩大使利珀特在首尔出席世宗文化会馆活动时遭韩国55岁男子金基宗持刀袭击。据报道,金基宗声称自己无意杀死美国大使,但要抗议正在进行的美韩例行年度联合军演,他认为这类军演破坏朝鲜半岛统一大业。此前,金基宗已在美国驻韩使馆前参加过一场反对美韩军演的抗议示威。他在几年前还向日本驻韩大使投掷过石块,曾被判2年监禁、缓刑3年。初步调查显示,作为韩国民间团体“我们院子”成员,金基宗曾在1999年至2007年间7次赴朝访问,他的对朝认知显然不同于韩国政府的观念。
金基宗此次袭击是否还有同伙尚待调查。即使是为了半岛统一大业,韩国政府以及绝大多数韩国人民也不会认同他的暴力行径。但像这样对美韩军事关系持消极看法的,绝非只有金基宗一个。韩国还有一些公民组织反对韩国政府在济州岛建立海军基地,认为这种做法只是迎合美国政府“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将会引起中国不安并招致反应。近来美韩正在商谈由韩国引入美国末端高空导弹防御系统(THAAD),这已引起中国政府的严正反对。中国尊重韩国发展正当的导弹防御建设,但反对以此为名,从事不必要的过度防御,从而有损中国正当的军事威慑能力。
3 放任日本将困难重重
问:对于美国偏袒日本的做法,韩国怎么看?这两起事件会否干扰美日韩合作及美国的亚太大战略?
答:金基宗袭击美国大使之举虽然很难得到多数韩国人民以及世界民众的称赞,但它反映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美国的韩国政策以及半岛政策在韩国也未必广受欢迎。如果金基宗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抗议,其理念与实践恐怕还能得到更多支持。那么,当美国急于把美日韩三家拉到一起谈军事协调时,韩国在多大程度上能接受一个曾经侵略过自己、目前对先前罪行又竭力抵赖的日本呢?
当前韩国政府显然还没做好这种准备。朴槿惠总统领导下的韩国讲历史、讲原则、讲正义,而不是只讲安全和战略。如果要讲政治,韩国最大的政治是统一,彻底实现朝鲜民族的民族复兴,而非同一个不思悔改的日本拉帮结伙。韩国不是不要安全,但有了强大的美国做盟国就有了充分的军事安全。韩国并非不愿与日本完全和解,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必须建立在合作伙伴能够正确面对历史的基础之上。美国协调它同日本与韩国的军事关系并非只有朝鲜考量,而是有着深刻的中国崛起的因素。韩国既无必要在美国没有挑明的情况一概拒绝美国,也无必要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为美国当排头兵。今日之韩国,需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各种因素间平衡,并在超级大国和崛起大国的夹缝间寻求发展之道。这个时候,中国崛起的和平性,以及中国半岛政策本身的平衡性,是韩国做出理性选择的关键原因。
对于金基宗袭击美国大使一案,美韩两国已异口同声地表示不会影响双边关系,但这只是表面之词。美国不可能不看到它所奉行的对韩关系面临新的挑战,韩方也不可能不重视这种挑战。韩国必将金基宗绳之以法,但也会加强对民众的宣教工作,以充分增加包括年度军演在内的美韩同盟关系的民意可接受性。
同样道理,当日本政府坚持错误的历史观,当日本内阁坚持逆转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定性,当韩国的民族主义极其高涨之时,韩国政府不可能罔顾民意,马上转变立场。仅仅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而同日本提升制度性的军事关系甚至政治修好,则几无可能。这就难怪美国政治家们关起门来忧虑日本的右倾走向,开起门来还会要求亚洲政治家不应轻易中伤“旧敌国”了。
但只要美国在日本关于历史认识的问题上不愿有所作为,它想要提升美日韩三边军事关系就有难以跨过的门槛,即使只是推动三方共同应对朝鲜核与导弹的研发,也十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