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轮“场团合一”的“领头羊”——上海轻音乐团已经明确将于年内迁往浦东陆家嘴。团长储保杰昨天透露,有了新团址,不仅意味着硬件设施的整体提升,也意味着演出机制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跟进。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学生放假半天,不少孩子就直奔苗江路上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观赏中福会儿艺全新原创的科幻剧《超级拯救》。
场团合一 激活院团
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原创之魂”演出季揭幕,“周信芳戏剧空间”开台仪式日前也在上海京剧院即将迁入的新址天钥桥路1198号内举行。“周信芳戏剧空间”的首度亮相揭开了上京乔迁之喜的序幕。这个拥有328个观众席位的全新演出空间,受到戏迷的拍掌欢庆。最终受益的还是百姓:想看交响乐就去上交新厅、想看儿童剧就去儿童剧场、想看话剧就去话剧中心……
“场团合一”是国际惯例,有了剧场的文艺院团,才能有计划地安排演出、有规划地描绘蓝图,最终利于文化的良性发展。上交团长周平表示,他们是国内最早策划音乐季的交响乐团之一。如今,被昵称为“馄饨皮”的上交新厅,不仅拥有适合交响乐、室内乐等不同规模的音乐厅,还可以策划展览,让乐迷通过展板、视频等各种方式全面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与拥有周信芳戏剧空间和俞振飞昆曲厅的京、昆院团相比,上海越剧院和沪剧院一直没有自己的剧场。现在宛平剧场改建并新增周边绿化之后,也将归属越剧院和沪剧院。剧场和院团“合一”,更有利于激发院团活力,及早、充分地服务周边居民和文艺爱好者。他们也会有计划地预先策划“演出季”,预告戏迷。
有“家”有“室” 剧目创新
中福会儿艺和话剧艺术中心,不仅“场团合一”,还有“家”有“室”——中福会儿艺分别在华山路和苗江路,各拥有一个剧场,有的剧场还拥有两个“厅”。话剧中心则在一幢楼里拥有三个“厅”。规模不同的演出场所,不仅有利于剧(节)目创新,也能让男女老少各取所需。
苗江路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是亚洲一流的专业儿童剧场,舞台几近360度,中间可以升起三层舞台。而马兰花剧场除了原有的300人小剧场之外,日前新增了一个“微剧场”,仅容纳100人的剧场,催生了杜村编剧的“儿童游戏剧”:“萌宠”系列——每一出剧目都由儿童观众上台参与,才能推进情节发展。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本身拥有的500人座艺术剧场和2个200人座的小剧场,则使得小剧场话剧风行沪上,白领话剧就诞生在这里。如今,大学生话剧节乃至中学生话剧节,也因为成本相对低廉,设备相对专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和观众。
接轨国际 服务全民
上交前天与北德广播交响乐团联合宣布,双方将就互访演出、演奏人才培养,展开为期5年的跨国合作。北德交响受邀于2017年入驻易北爱乐音乐厅。上交将参与其开厅后的首个音乐季,入驻欧洲主流剧场音乐季。
上交新厅将成为从交响乐入手的多元艺术中心,并不仅仅是音乐厅。今天,还将有一个“丝情画意”湘绣大师和工笔画大师的联合展览在上交开幕。 本报记者 朱光
【相关链接】
部分场团合一名录
上海交响乐团—上交音乐厅
中福会儿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马兰花剧场(300人小剧场、100人微剧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中心(500人艺术剧场,2个200人小剧场)
上海京剧院—周信芳艺术空间
上海昆剧团—俞振飞昆曲厅
上海越剧院、沪剧院—宛平剧场
上海轻音乐团—浦东陆家嘴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