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大会址内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有三首歌~~~
一大会址内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有三首歌~~~
一大会址内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有三首歌~~~
一大会址内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有三首歌~~~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大会址内贺绿汀《游击队歌》手稿有三首歌
让红色文物走出库房“活起来”
俞亮鑫
■ 贺绿汀手稿正面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贺绿汀这首抗战经典《游击队歌》再度在各地唱响,反映《游击队歌》创作历程的电影《穿越硝烟的歌声》也在拍摄。记者近日随上海市政协“推进本市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课题组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发现这首歌曲手稿原来记录了三首歌……

  手稿惊现三首歌

  记者看到了贺老77年前作词作曲的手稿,它是国家一级文物。薄薄两页纸已泛黄并有水渍、墨痕,骑马钉留下的残洞、锈迹透出了历史沧桑感。五线谱中的歌词用钢笔写成,字迹有些潦草、涂改却清晰可辨。

  记者惊奇地发现,手稿正反两面共写了3首抗战歌曲。就连我们熟悉的《游击队歌》也有所不同,它由两段歌词组成,第一段就是广泛流传的经典版本;第二段歌词很陌生,这“另一半”已被岁月湮没的歌词也激荡着贺老满腔爱国热情:“哪怕日本强盗凶,我们的兄弟打起仗来真英勇,哪怕敌人的枪炮狠,找不到我们的人和影。让敌人横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越延长,我们的队伍越扩张。不分穷,不分富,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看那最后的胜利日,世界的和平现曙光!”

  另一首歌《炮兵团之歌》和《游击队歌》同现一页,右下角写着“最前线最前线”六个字。在贺老的这页战地手稿背后,还有日文写成的歌《日本的兄弟哟》,这是八路军对日军宣传时唱的歌。

  作为礼物捐给党

  据悉,贺老这份手稿虽饱经战火却一直珍藏在身;1961年建党40周年,它作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郑重捐献了。由此,手稿便留在了这库房之中。贺老女儿贺元元对记者说,目前有些地方常把此歌误说是《游击队之歌》,她父亲曾多次说没有“之”字,如今,手稿印证了这一说法。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文物库房中共珍藏着10万件革命历史文物,库存的每件藏品几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鲜为人知的故事,充分显示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作为一座爆发过“五卅”运动和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英雄城市,其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走出库房“活起来”

  10万件文物,足以构成一座丰厚的历史文化宝库,让它们长久沉睡其实有点浪费。专家们在调研中呼吁,要想法让当年征集的这10万件珍贵革命历史文物走出库房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许,建造一座博物馆可能尚需时日,但让这些文物尽早走出库房方法还有很多。专家建议,可借助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一时机,将库藏的《游击队歌》等一大批抗战历史文物集中展览,这无疑都是生动的历史教材。另外,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去各地巡展也大有可为,以此激活这些库存的历史文物,挖掘其精神内涵,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这对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颇有裨益。

  本报记者 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时政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民生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忻口战役
   第A09版:忻口战役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让红色文物走出库房“活起来”
《我是路人甲》揭幕 《战火中的芭蕾》闭幕
范冰冰李晨公开恋情
桂林抗战情景历历在目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让红色文物走出库房“活起来”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