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同的远方
宁白
  宁白

  看到孩子与母亲相随的画面,令人温暖。母亲真的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可是,行走街市,也总能听到母子之间冷冷的对话,其实,大多是母亲的独语。有时听了,令人心惊不已。

  一天早晨,步行上班。正走在斑马线上,忽听到一位母亲大声训斥身边的儿子:不要觉得95分就好了,才第9名,离前三还差远了,跟你说过,四年级很关键……低着头的儿子一脸沮丧。

  我听了,心生对孩子的同情。不知道孩子今天上课的心情会怎样?这是个无知又贪婪的母亲。

  还有一次,从图书馆出来。一位母亲,正给自己才八九岁的儿子上“哲学”课,隐约听到什么“自信”“坚忍”“淡定”的字眼,儿子微皱双眉,似乎一头雾水。

  想必当妈妈的,希望儿子在人格上尽快成熟,可是,你怎就不能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教育呢?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引导他要自信坚强呢?如此“哲学化”的教育,不仅无效,还可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唯恐不自信,变得失去童真,患得患失。在孩子心里,总是把母亲的话很当回事的。

  更夸张的是,有次周六,在一家点心店,邻座一对母女,母亲上衣有美容店标识,女儿面容干瘦,苍白,听母亲在与其同事说,吃完她要去学钢琴,学完去补数学,晚上还有书法课。我忍不住问,孩子几年级?母亲说:二年级。我说:你怎么给她加这么多分量?母亲答我:现在都这样啦!钢琴她喜欢的。孩子马上嚷嚷:我不喜欢!是你硬让我学的。母亲立马眼睛一瞪,脸呈怒气:看你以后还有出息!

  搞美容的母亲,是因为觉得自己没出息,而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看孩子无血色的白净小脸,真有点为她担心,如此重压,能扛得住吗?

  那些孩子母亲的脸上,都显出焦虑、急切,希望孩子从小在竞争中胜出,一路领先前行,成大事、有出息。可是,她们自己却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人生的第一老师,该如何对孩子循循善诱,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仅仅会把着急呈现给孩子,可能会是一种伤害。

  自然,也有这样一对我相熟的母女。经常看到这娘俩走在路上,都是女儿在笑眯眯地“喋喋不休”,当母亲的总是“洗耳恭听”。那母亲有次告诉我,女儿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她祝贺女儿,4年级的女儿却俏皮作答:那是学霸们考砸了。这个在课堂上有时把课本垫在屁股下的调皮女儿,这样轻松回答,母亲的脸上是高兴的。女儿曾经在自己的一幅画中写下这样的旁白:身体被束缚,但心还能飞翔。一个不是生活在斥责压力下的孩子,才会让心灵插上翅膀。

  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飞翔着去辉煌的远方,可是,太多的母亲因为苟且于当下的分数,急切于孩子的成熟,压抑了孩子充满童心的对远方的梦想,最后,母亲心中希望的孩子的远方并没有出现。而那些给孩子更多快乐、轻松环境,让孩子按本性成长的母亲,却成全了孩子心中对远方的飞翔,激发了智慧的灵性,母亲心中期待着的孩子的远方,可能就真正实现了。孩子飞翔的远方是诗意的,母亲的远方却总是由物质构成。

  一位政治家曾经说过,教育好母亲,就能教育好一个民族。对当今中国,此话值得记取,不仅是对民族,首先是对自己的孩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时政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民生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忻口战役
   第A09版:忻口战役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快乐是最好的礼物
不同的远方
小学的“皮蛋”们
信心
许自己一个儿童节
今宵灯谜
罗溪草堂的墨香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一起兑现诺言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不同的远方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