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听障儿童享受完整声音世界
陈平
  ◆ 陈平

  听力障碍已成为全球最大且持续增长的感觉器官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 (2013年3月)数据,残疾性听力损失已达世界人口的5.3%(3.6亿),其中9%(3200万)为儿童。每年,约6.5万孩子出生时有严重的听力障碍。

  “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大约只有20%-25%的听障人群能够通过言语康复开口说话。而今天,80%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通过科技手段重返有声世界。”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著名语言和听力学家吉永博士表示。“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原因,儿童听力障碍不同于成年和老年人的听力障碍。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分阶段管理是目前儿童听力障碍康复的方法和最新趋势。”

  0-3岁是儿童聆听的重要阶段,也是言语发展最初最重要的阶段。一些高频的音节和言语,孩子不容易听见、听清,也就更不可能准确发音。4-8岁的孩子有了初级沟通的需求,并且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要和同学们一起交流,需要完整的声音感知能力。9-12岁,学业竞争相对较大,听障儿童需要和同学们一起上课,面对较为严苛的聆听环境,需要在噪声中聆听得更清晰。而13-18岁,他们的户外需求大大增加。

  助听器高频重塑(移频)技术,让不同年龄的听障儿童享受完整声音世界

  随着助听器在儿童听力障碍领域的应用,儿童的听力障碍康复获得了飞跃突破。针对不同年龄的需求,由全球儿童听力保健领先者瑞士Sonova(索诺瓦)集团峰力专家团队研发的高频重塑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婴幼儿对于高频声音的感知和模仿,形成良好的言语发声习惯!孩子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学业竞争相对较大,高频重塑技术帮助他们实现完整的声音感知。吉永博士解释,“正常听力,我们能听到一个大范围的、清晰的、层次分明的声音,就好像丰富多彩的风景画。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不仅仅使声音很难听到,而且使声音很难分辨,如同褪色的图像。常规放大技术可以使大部分声音重新听见,但是,高频区域声音仍旧模糊且失真。有了高频重塑,将高频声音压缩至更易补偿的区域,使得全频声音清晰可分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很荣幸地参与了中国多个地区的听力学义诊和咨询,服务了近千名儿童。我们发现语言康复中心和聋校的孩子中,患有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占非常高的比例。通常,这些孩子低频听力较好,其平均听力损失可能已经达到极重度(90dB HL甚至更高)。”吉永博士表示,“高频重塑——非线性频率压缩,为这些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极佳的高频可听度、聆听普通话言语声以及对理解普通话最为重要的声调。如果没有这项技术,绝大部分孩子无法听到并表达普通话的关键声音。”

  推动全面普及听力筛查,尽早进行听障儿童听力干预

  众所周知,听力障碍导致儿童无法清楚说话,更无法进入正常学校学习,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要推动全面普及听力筛查和尽早进行听障儿童听力干预,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我国年产新生儿1600万(2011年),年新增先天性听损婴儿1.6-4.8万,极需康复服务。同时,由于儿童听力障碍的不同特点,对诊断、听力师、助听器验配师的要求更为严苛,更高的技术、责任心,更好的服务,定期的随访和调整等,是中国儿童听力障碍康复面临的挑战。

  吉永博士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康复系统,包括早期的筛查、诊断、治疗、听力干预和康复等,就可以让听障儿童在言语康复后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时政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民生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忻口战役
   第A09版:忻口战役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常见眼病 早防早治
让听障儿童享受完整声音世界
科普讲座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让听障儿童享受完整声音世界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