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以外阴部块物脱出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排尿、排便异常,外阴部出血及炎症等。
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阴道分娩损伤、绝经后的盆底组织退化性改变和存在有腹压增高的疾病,如:肥胖、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主要临床表现有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膨出。已生育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约为40%-50%,而调查显示45岁-80岁女性生殖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高达75%。子宫脱垂常常在70岁左右症状加重,80岁以后发病率猛增,故而是一个老年性问题。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根据脱垂程度分为:Ⅰ度:子宫颈距阴道口小于3厘米;Ⅱ度:子宫颈已脱出阴道口之外,而子宫体或部分子宫体仍在阴道内;Ⅲ度:整个子宫体与宫颈均翻脱出阴道口外。
阴道壁膨出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而发生撕裂,或因其他原因使阴道支持组织不能恢复正常,露于阴道口外。根据向下屏气后阴道壁膨出程度分为:阴道壁轻度膨出——阴道壁已达处女膜缘,尚未膨出于阴道外;阴道壁中度膨出——部分阴道壁已膨出阴道外;阴道壁重度膨出——阴道壁已全部膨出于阴道外,其本质是膀胱尿道及直肠前壁脱垂。
阴道壁膨出常与子宫脱垂同时存在,但二者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有时前者极为明显而后者极轻。轻度盆底脏器脱垂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盆底功能锻炼、子宫脱治疗。手术治疗是中重度脱垂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手术方式有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约30%的患者在首次手术后的4年中需要再次手术治疗。2004年法国Cosson教授提出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手术(prolift术),是一种用预先修剪好的、不可吸收的、轻薄多孔的、单股或双股编织的聚丙烯网片系统,从盆底前、中、后3个区域对整个盆底进行重建,联合骶棘韧带的加固悬吊术,用以全面纠正盆底缺陷。该手术方式具有安全、有效、省时、微创、复发率低等特点。
马庆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