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昨天通过。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认为,废除存贷比可提升货币政策效果,利好整个银行体系。这对信贷投放能力提升有限,但“资金批发行”模式有望问世,利好那些存款基础偏弱但贷款业务好的银行和新设的互联网银行。目前银行面临的问题是有效信贷需求弱,而不是信贷投放能力不足,因此不必高估废除存贷比带来的信贷增量。
海通宏观姜超、顾潇、王丹等分析师点评说,截至今年一季度,银监会口径的商业银行存贷比为65.7%,未触及75%监管红线,但部分股份制银行存贷比达到上限,比如招商、中信等,而中小型银行长期受制于高存贷比,影响信贷发放能力。存贷比考核指标的废除,意味着信贷发放可以突破存款的约束,增加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信建投指出,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极端情况下(按80%存贷比测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元。存贷比较低银行如南京、兴业、农行等,能够释放出的新增贷款较多。
中信建投还表示,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提高,资产配置结构将调整,高息的信贷资产替代其他低息的资产,净息差回升,从而影响到银行利润表,提高盈利能力。经过测算,在存贷比达到上限的情形下行业净利润提高2.55%;存贷比相对较低的银行收益最大,主要包括:农行、南京、平安、工行、宁波。
不过,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对此分析称,存贷比取消不一定会导致大水漫灌,信贷不一定会大规模上升。中信建投也认为,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银行业在存贷比限制取消后信贷规模不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将进入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