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37年8月11日,16艘日本军舰运送数千名海军陆战队抵沪,并完成登陆,做好了发动战争的准备 |
|
|
■ 1937年8月13日,日军依托坦克、装甲车的火力支援和掩护,对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 |
|
|
■ 日军飞机对上海市区狂轰滥炸,使得这座繁华的城市笼罩在一片火光和浓烟之中 |
|
|
■ 1937年8月中旬,手持枪械和军刀的日军在占领区内挨户搜索,驱赶居民在路口集合后实施残酷屠杀 |
|
|
■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对上海的中国军队形成合围之势,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
|
|
■ 1937年11月10日,日军对上海的南市地区发动全面进攻,并从龙华路一带向南市进行炮击 |
|
|
■ 上海外滩的“和平女神”雕塑,见证了日军飞机长达3个月的密集轰炸,图中浦东油库中弹燃烧,浓烟滚滚 |
|
|
■ 外白渡桥是闸北、虹口、杨树浦等地区的民众逃往租界的交通要道,图为大批难民通过这座“生命之桥” |
|
|
■ 1937年8月23日,南京东路永安公司、先施公司遭轰炸,死伤700余人 |
|
|
■ 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闸北大统路青云坊的成排里弄住宅被完全摧毁 |
|
|
■ 1937年10月27日,日军占领闸北后,派兵沿街纵火,导致大火冲天 |
|
|
■ 1937年8月,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依托简陋的工事和阵地,与进攻闸北的日军展开激烈巷战 |
|
|
■ 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士兵操作ZB-26轻机枪抗击日军,部分士兵头戴防毒面具防范日军使用毒气 |
|
|
■ 1937年8月31日,日军在吴淞、川沙登陆,宝山守军血战多天全体牺牲,中国军队退守月浦、罗店、浏河等地 |
|
|
■ 面对日军的大规模空袭,阵地上的中国军队只能利用手中简陋的步枪和机枪射击日军飞机 |
|
|
■ 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双草墩一线后,36师坚守江湾阵地长达10周,图为36师彭戢光旅长指挥部队 |
|
|
■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虽英勇奋战,但战局日趋不利,图为坚守罗店、大场一线野外阵地的中国军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