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年,我们去跳舞
陆海光
  陆海光

  一位叫艾尔顿·约翰的老人(按现行国际流行说法,应该还算年轻人),过五十大寿,突发奇想颇有新意地让600位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饱享了一台世界鼎级舞蹈家表演的国标和拉丁舞盛宴。

  一位叫哈利·麦德卡夫的国际著名制作人,由此产生灵感,从世界各地招募了各种门类的国标舞冠军,于1999年成立了世界鼎级舞星剧组。一台世界舞蹈巅峰盛宴《燃烧的地板》从此诞生。多接地气,多么激情的剧名!

  金秋艺术节,朋友邀我去东艺观《燃烧的地板》。我从舞剧中看到了顶级舞星优雅的华尔兹、激情的恰恰、桑巴、充满异国情调的伦巴、跳脚、爵士、摇摆、热情的弗拉明戈、清新飘渺的踢踏舞等等国外各类风格的舞蹈。演员们粗犷奔放的表演,配以大胆和极具诱惑力的服饰造型,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风格、激情洋溢的音乐以及令人如痴如醉的视觉和音响效果。现场演出大为火爆,观众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乃至走廊中翩翩起舞,与舞台演出互动融合。

  上海人在大胆释放心智的愉悦上前进了一大步。在舞台上能互动。艺术带来的好气氛体现在红扑扑的笑脸上。那是一种生命活力的呈现。

  “把中国人的脊梁挺起来!”和妻走在大街上,她时不时会拍打我因长期伏案而变驼了的背,而她,看上去要比我年轻精神得多。妻退休后,为了圆她少年时的梦,去学歌学舞,不亦乐乎,似活在另一个精神世界。

  “和我去学跳舞吧,把你喜欢的散步和音乐叠加,那叫音乐散步,呵呵。”妻向我历数了跳舞对健康的好处:让身心沉浸在音乐中,锻炼走路的韵律和气质,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巧度。

  我终于被妻诱惑,像高玉宝般在舞蹈房外先观察舞蹈老师如何教舞。喝!男教师六十多了,原是舞协的,高挑挺拔,一派绅士风范;女教师窈窕美丽,原是学芭蕾的。学员都是些退下来的教师医生和重视生命健康的先知先觉者。他们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一遍遍地在《雪绒花》的舞曲中翩翩起舞。

  买好船票,决定“上船”。于是,每星期五随妻去学国标舞。生活的菜单上多了一道风景。

  刚上场,常挨夫人训:“跳舞还像在局里走正步,踏步踏呀!”长时间在纪律单位呆惯了,肌肉变得僵硬,手脚变得机械,还好头颅没有低下。毛欣之、吴萍老师倒是教舞有道,指点迷津:跳舞心智要放松,融进音乐,上身要挺拔,肌肉要柔韧,肢体动作要有乐感,踏准节奏。

  于是,一节一节地学。在Log Bega演唱的《我可以拥有你吗?》的舞曲中学会了拉丁舞;在李斯特的《绿色啤酒花藤》曲中学会了三步舞;在《海岸上的陌生人》的舞曲中学会了四步舞;在音乐中带着海风和阳光味的《加勒比舞曲》扭动起伦巴……身躯在舞动中变得柔韧,生活在音乐中变得阳光。

  学期结束了。一位叫丽莎的学友邀我们去她家迎新Party。时间定在2016年1月6日(要乐耀乐)。她曾是少年时代靠吃泡饭长大的苦孩子,靠自己的奋斗如今住上了江景房,在33层,坐在宽大的阳台上,可以看得见黄浦江绕着陆家嘴蜿蜒流淌。她家的客厅能容纳5对人跳舞。丽莎指定我在Party上献诗一首,我诗的题目是《舞动生命的欢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家装之窗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评论/随笔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连载
   第B08版:家装之窗
新年,我们去跳舞
穿海派旗袍去开新年派对
马六甲寻古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教授与清洁工
心与身体
让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新年,我们去跳舞 2016-01-01 2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