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敢告诉孩子,何校长去了天堂
陆梓华
  曾经,她为无数残障孩子的家庭播撒阳光,带来希望。和病魔抗争3年之后,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原校长、特级教师何金娣匆匆走完她61年的人生之路。今天上午,龙华殡仪馆可容纳500余人的银河厅,送她远行的人群和花篮,一直绵延到大厅外。

  记者的记忆中,仍保留着2007年上海举办特奥会前夕,卢湾辅读学校孩子们那一幅幅鲜艳的画作。当时,孩子们兴奋地笑着,何金娣却为他们的成长,悄悄抹起眼泪。今天,“何妈妈”安详睡去,把泪水留给她深爱的孩子和家长。“知道她生病了,我要去看她,她不让,反而是她到我们家来看孩子最近怎么样……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走了呢!”20岁男生樑樑的妈妈泣不成声。樑樑出生后因两次窒息重度脑瘫,1997年,何金娣在全市率先提出残障儿童“零拒绝”教育,她自己带队组织教师为重度残障儿童义务送教上门。樑樑,正是何金娣第一个送教上门的学生。在何校长鼓励下,樑樑定期来到学校接受专业康复训练。

  “我是6:15看到的新闻,何校长,我们都想你。”自闭症男孩天天深深地记住了噩耗传来的那一刻。如今,他在一家保险公司实习,好几个同学,都找到了工作。“何校长一直跟我说,要让孩子自立。现在,他做到了。”妈妈陆女士哽咽。

  说起何校长,卢湾辅读学校科研室主任丁华英满是心疼,“她一直咳嗽不停,但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学校,等有空去看病了,才发现到了肺癌晚期。”在何金娣带领下,卢湾辅读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从学前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班、脑瘫训练班、职业技术培训班的一系列成长方案。团队潜心钻研,其中的54册校本教材向全国发行,被全国近250所辅读学校所使用。

  想起远行的校长,丁华英无比感慨,“作为特教老师,或许我们感受不到桃李满天下的自豪,但是,就像何校长说的,看见每一个生命发生改变,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民生上海
   第A07版:民生上海
   第A08版:阳光天地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金市汇市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福彩专刊
   第B07版:家装专版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 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上海完成今年帮扶万人创业目标
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鹭舞 滨江
不敢告诉孩子,何校长去了天堂
文联作协改选 铁凝身兼二职
十年陪跑终登顶 顺应心意说再见
报头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不敢告诉孩子,何校长去了天堂 2016-12-03 2 2016年1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