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5日,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干巷派出所接市民吴某报案,称其接到一女子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国家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其推销治疗心肌病的特效药,他信以为真后便以快递货到付款的方式购买了多种药品。对方随后又以办理救助基金补贴缴税、提高补贴金额等名义让吴某再次付款,吴某前后共计被骗1万元左右。
经初步调查,民警发现该案的受害群体众多。上海警方随即成立了由市局刑侦总队、金山分局组成的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通过对涉案资金去向、涉案物品流向以及对公司经营地的实地走访摸排,专案组发现,吉林省吉林市某商贸有限公司的经营者韩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去年12月21日,专案组在吉林市龙潭区某商业广场抓获了包括韩某、孔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内的17名违法犯罪嫌疑人,查获非法“药品”20余个品种,共计两千余件。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韩某、孔某交代了二人自2016年3月以来从网上购买了大量低价劣质“保健品”以及公民个人信息,随后组织十多人作为电话组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医生,以免费办理“老人中药领取卡”收取200元的体检费,之后便可领取400元的药品、购买一定量的药品还可以申请“救助基金”办理国家药品补贴等多种名义向老年人实施诈骗。经调查,该诈骗涉及全国各地被害人1000余名,涉案金额近200万元。
目前,韩某、孔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