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
“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
“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
“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
“金爵”畅饮二十年光影
张艺
■ “光影筑梦”纪念展在上海影城展出本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编者按

  作为文化交流的天然良港,上海,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更是海纳百川的大码头。

  今起本报推出电影节系列总结报道,历数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展过程中的难忘镜头,带领读者重温电影节一路走来的光辉岁月,为上海带来有风度、有温度的文化表达。

  “日出东方,情满浦江。上海国际电影节依托这座百年电影之城的底气和自信,交织着云蒸霞蔚的梦想经纬……”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前期,上海展览中心、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上海影城、上海大剧院等地便同时架起了大型主题纪念展——《光影筑梦》。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20届的特殊纪念,也是20多年来中国电影在沪上时光里留下最闪耀的礼物。

  不忘初心

  大厅里,一卷巨大的铺开的“胶卷”上,金色的SIFF20th的字样缓缓旋转。随着胶卷铺展开,从1993年开始,一折一章,这本电影人的厚厚史册里,涵盖了历年金爵奖、亚新奖等主要单元的参赛、获奖片、评委会主席和成员,历年金爵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等名单。

  作为文化交流的天然良港,上海,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并始终以兼收并蓄的海派精神,成为中外电影人集结、切磋、合作的大码头。《光影筑梦》展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电影节不可或缺与遗忘的珍贵组成部分。在这条不算长的岁月走廊里,上海国际电影节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参与过的影片与电影人,依托数得清楚的文字与图片,被印在巨大的展板上,成为此刻观影者路过的风景,展示着电影节和上海这座电影城的记忆辉映。

  展览的特殊组成部分,还包括邬志豪导演的同名纪录片。回忆起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届创办成功的往事,包括吴贻弓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至今历历在目,他们在镜头前打开话匣子之后如数家珍,谈电影节的初心,谈各地电影人相聚的情谊,谈中国电影精神的传承,情真意切的讲述令人动容。

  步履不停

  上海国际电影节自1993年起步,以“金爵”为标志,立足上海,放眼全球,不断发展,明确提出了“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的定位,目前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15个国际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之一。

  “前言、足迹、星光、创新、梦想”五大板块,为观众设计了别致的S形观展路线,配合金爵造景,展现出上海国际电影节锐意开拓的精神。展厅的星光墙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300多幅电影人的照片,一位位参加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人微笑着正视前方的半身像,配合金灿灿的金爵造景,成为展厅最静谧也最耀眼的一道风景。这其中,有人敢于“栽树”、建造基业,比如吴贻弓;有人义不容辞、大气慷慨,比如大岛渚……

  时至今日,它在,他们在,你们在。看一代一代的电影人成为这场庆典的一部分,被一代又一代心怀热爱的人见证着、铭记着。镜头间的流光溢彩,融汇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才华与付出。24年间,这些创建、推动了电影节诞生与发展的人,始终与源源不绝的新生代一起,见证、推动着上海国际电影节走向更长、更好的岁月。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与电影的约会
“金爵”畅饮二十年光影
锐意开拓珍重初心
新牧民 新生活 新视角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6“金爵”畅饮二十年光影 2017-06-22 2 2017年06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