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只想着做慈善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为何连年来慈善总工会捐款呢?剡湖街道龙会社区工作人员李亚萍和嵊州市慈善总工会主任金文飞与老人有过多次接触,他们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爱心人士多年来善心义举的感人故事。
“周大伯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也是一个大善人。”这是李亚萍对老人的第一印象。她与周大伯首次接触是汶川大地震后的一次爱心募捐。李亚萍告诉记者,那次老人捐了1.5万元,这让她颇为感动,印象深刻。令人意外的是,2009年9月,周大伯又找到李亚萍,说是想尽绵薄之力帮助困难群众,便又拿出3000元,让李亚萍存入社区爱心基金里。李亚萍说,此后每年周大伯都会捐出一笔钱,每笔都在3000至5000元当中。
周大伯作为一名普通的退休老人,平时收入也不多,为何每次捐款都会如此慷慨呢?他告诉李亚萍,自己出生在衢州,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异常艰苦,是在国家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下度过的,现在每月领着退休工资,老伴已去世多年,平时就一个人生活,也没什么日常开销,心里就想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这样才不会留有遗憾。
对自己非常“小气”
时间在流逝,周大伯的爱心也在继续。2014年,他又拿着1.3万元善款找到李亚萍。李亚萍被周大伯常年坚持做慈善的诚意和热情打动。在跟社区党总支书记商量之后,她带着周大伯找到了嵊州市慈善总工会负责人金文飞。
“当时周大伯主动说起,他有个心愿,希望帮助孤儿。想把捐出的这笔钱专款用在救助孤儿上。”嵊州市慈善总工会主任金文飞回忆,随即他们根据老人的建议设立了“助孤基金”。金文飞说,此后周大伯每年为“助孤基金”捐1万元到1.3万元不等的善款,慈善总工会指定该基金善款全部用于孤儿救助。
令人感动的是,周大伯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却很“小气”。李亚萍说,老人平时很节俭,第一次与我见面时穿的衣服他现在还穿着,平时一日三餐也吃得很简单。“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把钱省下来,然后捐给别人。” 陈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