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各国文化界人士在沪分享经验
~~~各国文化界人士在沪分享经验
~~~各国文化界人士在沪分享经验
~~~各国文化界人士在沪分享经验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样办好“文化奥林匹克”?
各国文化界人士在沪分享经验
孙佳音
  昨天,由国家文化部外联局主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承办的 “创新公共艺术空间,提升城市文化精神”公共文化论坛在沪举行,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政府文化决策和管理部门代表、艺术机构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城市规划和艺术节庆为切入点,为上海献计献策。

  “我们的节庆被称为‘文化奥林匹克’,因为我们每年吸引了450万人。”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的人口约为500万,但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热爱艺术的人们,每年举办多达12场艺术节。英国爱丁堡节庆协会总监朱莉娅·艾莫在分享经验时介绍说,“我们要确保文化生态系统全年活跃,确保每个人都有渠道获得世界级的文化产品。”为此,爱丁堡节庆协会与100多个当地艺术组织和500多位独立的艺术家合作,为他们提供场所、空间。每年约有2/3的家庭都会参与节庆。”

  法国马赛市政府文化事务主任柯立业说,“我们较贫困的地区有一个剧院,为了让大家愿意去那里,我们就让艺术家为整个街区的所有居民拍了照片,并把他们的照片挂在剧院的墙上,让大家明白,这个剧院是属于大家的。”“我们有个叫作‘艺术之夜’的手机APP,让人们知道别人在哪里,在做什么事情。整个城市于是就像‘活着’一样,非常热闹。”芬兰埃斯波城市剧院艺术总监和CEO艾瑞克·索德布罗姆在分享赫尔辛基艺术节经验时,展示了现代科技对于一座60万人口小城的巨大作用。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养老
   第A26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看这些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笔墨当随时代
平台与舞台
怎样办好“文化奥林匹克”?
新民晚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A16怎样办好“文化奥林匹克”? 2017-10-24 2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