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工匠 匠心可嘉
顾伯琪
  顾伯琪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成就了明清家具,造就三大作:苏作,京作,广作,又称苏式,京式,广式,形成明清风格的两种形制,形制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中国的红木制作有核心技术,是公开的,外国人能收藏中国传统家具,却不能复制出家具。中国红木原料主要来自东南亚,木材生产国只能出口木材,却无法制作出中国古典家具。市场上没有一本书能诠释红木制作工艺,或者看着书能把家具制作出来,关键性的技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依靠匠人的手艺凭经验来表达,制作工艺靠师傅口口相传。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记载工艺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这样的著作比例很小,能实际操作的大工匠,由于文化的原因,无法将理论系统化,把手艺转换成文字,只有作品,于是不懂木匠技术的写书,会做木匠的不会写。最早的外国人编的书基本是图集,王世襄编著的《明式家具研究》,打破了中国古典家具洋人出书的局面,系统考证填补空白,说工艺,讲制作,论形制,是一本工具类的书籍,人们奉为圭臬。

  中国工匠历来是拜师学艺,俗话说拜师学艺吃三年萝卜干饭,师傅言传身教,学得好坏完全与个人的天赋勤奋有关,有的徒弟长进很快,有的少有长进做着下手,最后被淘汰,与每个人的心智技能密切相关。一个多宝阁,格式多变,部件尺寸长短不一,没有互通性,制作工艺程序全在匠师脑中,工匠有大智慧,制作家具一手落,后来做事有“一手落”的说法,源自于木匠活。齐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华丽转身成为一代大画家,源于高超的木雕技艺,以刀代笔,开创寥寥几笔的中国画画风,以笔代刀。

  中国红木家具用机器流水线大批生产,那不叫红木家具,是家具红木了,或叫时装家具。工匠制作红木家具,可以借助工具降低劳动强度,后期精加工基本上靠手工完成。我认识的上海本土工匠于志刚,是国家红木标准的起草人之一,自称是木匠,师从“毛全泰”,“水明昌”专做红木的老师傅。他制作的家具叫艺术家具,制作的多宝阁家具独一无二,也没想到申请什么专利,参加红木展览会,同行要拍照,欢迎,同行要复制,欢迎,结果可想而知,有人克隆就走样。

  中国家具到明代达到巅峰时期,形成造型完美,形制完备的明代家具,是自汉唐宋元以来工匠精神传承的结晶,明式像唐诗宋词一样是后世无法超越的,但偏偏有厂家搞什么专利申请,把明式窃为己有,标榜自己是明式家具的大师,与老祖宗争知识产权,狂妄自大。真正的高手是在作坊默默无闻,没有大师头衔,只有作品的工匠。今天的匠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模仿复制,有所创新而已。工匠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中国的传统家具做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就是中国的工匠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养老
   第A26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中国工匠 匠心可嘉
永远的忘年交施宣圆先生
百盒千合万和
极境 (综合材料创意画)
乡下有家
让我们健走吧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中国工匠 匠心可嘉 2017-10-24 2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