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史上最长、为期8天的2017年国庆黄金周以7.1亿人次、同比增长11%的成绩完美收官,但沪上居民的出游热情仍在继续“燃烧”。
记者走访旅游市场时发现,与国庆期间人流与价格“双高”相比,越来越多的上海游客青睐节后出境游。
淡季出境游人数增幅明显
有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选择国庆到圣诞出境旅游的上海市民,相比去年同期已有明显的增幅。究其原因,多家旅行社表示,产品价格跳水、出游人少体验好、登高赏秋或泡温泉等季节性体验是主要诱因,错峰游大有催热旅游淡季的趋势。其中,出境游方面,泰国、菲律宾、港澳、日本等短线,法国、美国、毛里求斯、俄罗斯等长线预订相当火爆。
每年国庆到圣诞期间,是传统出游淡季。受供需关系影响,机票、酒店等价格大跌,带动整体出游成本减少。综合多家旅行社数据发现,相比国庆期间,国庆节后出境游多数线路降幅在三成左右,少数最高降幅更接近六成。
除高性价比外,出游人群的多样化、热门目的地多元化,也是错峰游原因,并带动出游体验不断升级。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海岛度假,日本、美加赏枫叶,欧洲错峰城市观光,都是不少市民的热门玩法。此外,节后错峰出境赏枫、城市观光的人群中,银发族相比去年有三成增幅。
今年夏天,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了12年来最强的飓风——哈维,哈维登陆并席卷美墨沿岸一个多星期后,已在美国造成至少50人死亡、超过100万人流离失所。除去天灾,偶尔也会有人在出游时遇到“人祸”。据泰国媒体报道,近日,两名中国游客在泰国遭遇飞车抢劫后受伤。目前,影响上海游客出境游选择的最关键因素是目的地安全。
出发前先了解目的地局势
无论是跟团游还是自由行,出境游的安全问题都是重中之重。上海旅游局相关部门建议游客出发前提前做好功课,了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治安和政治局势、天气状况等,并做好相应的防范准备。出行前,游客可在网上查阅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出游提示以及该地区的新闻,以确保目的地在政局上是安全的,如果在新闻报道上多次出现“骚乱”“恐袭”“紧急状态”“撤侨”“战争”等字眼,应重新考虑是否一定要去此地。
对于治安情势,上海旅游局提醒游客,要注意现金分开放、护照和重要文件提前复印好、去大城市的话可适当多使用信用卡(因为遇到危险之时可以将信用卡折断,之后再挂失)、提前了解当地的中国大使馆和报警急救电话号码、不在夜间单独活动、保持通讯工具畅通等。另外对于一些中国游客传统认知上的“安全国家”,像法国、西班牙等,亦不可放松警惕,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之处,去观光景点要小心专对华人下手的小偷。
对于天灾,上海旅游局相关部门指出,游客出行之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尤其是一些地区的特定气候需要特别留意,如日本北海道的冬季可能会遇到大雪从而取消航班,以及容易“招惹”台风的东南亚等。在预订机票与酒店时,加不多的钱就可以买到可退改的产品,另外游客也应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因为多花点金钱“买安全”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