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大力推进商学教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大力推进商学教育~~~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大力推进商学教育
“这里有很好的政府,
让一切变成了现实”
易蓉
■ 佩德罗·雷诺在中欧校园资料照片
  >>>人物名片

  佩德罗·雷诺 西班牙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学院欧方创始人之一、创业学教授,曾在哈佛、密歇根等多所大学任教。他为中国商学教育作出极大贡献,引领学院成功进入国际一流商学院行列。

  从浦东国际机场一下飞机,佩德罗·雷诺就直奔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办公室所在的教授楼位于中欧上海校区的核心位置,如今的校园占地总面积约114亩,建筑面积将近74000平方米,而2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上海是个不可思议的城市。我还能记得中欧建院之初来到这里时的情景。那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可看看现在,这一切多么不可思议。这里有很好的政府,让一切变成了现实。”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眺望素雅精致的校园,雷诺的思绪百转千回。

  建校规划获得支持

  20世纪80年代,雷诺担任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副主席,见到中国的“第一眼”,就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个国家的巨大潜力,同时也意识到,方兴未艾的市场经济会催生大量商业管理方面的需求。在中国合作开展管理教育的想法诞生了,雷诺在北京创建了中欧管理中心,开办了一个小型的、两年制的工商管理硕士培训课程。之后,办学初见成效,扩展势在必行。

  雷诺眼里的上海开放、国际化,同时作为大型城市具备巨大的市场潜能,这一切都非常适合商学院落地。他清楚地记得,在上海市长咨询会上将学校的发展规划、定位、愿景一一道来,当场就获得了市领导的认可。他描绘的商学教育未来恰恰是上海这座城市所需要的,很快,项目获得上海市政府的支持。

  倾注心血取得佳绩

  在英国《金融时报》2017排行榜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MBA项目位列全球十一、亚洲第一;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MBA排行榜上,也获得两年制非美国本土MBA项目全球第三、亚洲第一的好成绩;GEMBA项目是在《金融时报》排行榜上亚洲唯一连续8年稳居全球前二十的独立运营EMBA课程。学院也是国内率先获得国际权威机构EQUIS和AACSB双认证的商学院。如今学院除了上海校区,还在北京、深圳,非洲的加纳阿克拉和欧洲的瑞士苏黎世5地设有校区或教研基地;迄今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的校友超过20000人,累计为逾13万人次的海内外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培训。

  雷诺无疑是为学院取得这些成绩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他领衔组建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并通过对教学课程和研究项目的评估,保证了办学活动达到国际标准;他是学院国际“推广大使”,也是筹资主力之一。1998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浦东校园建设资金最为紧张之际,在他的积极努力下,西班牙政府向学院捐款300万美元。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刊列出的长长的机构、企业或个人捐助名单上,大半企业和机构雷诺都非常熟悉,其中有不少是他募集来的。不仅如此,“雷诺院长基金”也赫然在列,其个人向学院捐赠款项专门作为奖学金。“商学院发展需要企业支持,仅靠学费收入是不够的,而且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负担学费,所以我有义务为他们筹资。”

  学术委员会会议、全球EMBA项目开学致辞、校友企业走访,雷诺的工作日程排满,精确到分钟。他没有假期,也不怎么过周末,连飞机上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他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倾注的心血有目共睹,3个孩子和7个外孙都来过中国,他经常和他们说起学院的事情,他们也理解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为了表彰雷诺为中国管理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2004年,上海市政府为其颁发“白玉兰纪念奖”。2007年,雷诺获得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2009年,雷诺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奖”,该奖项是表彰对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的最高荣誉。2014年,雷诺以其过去30多年里对中国工商管理教育所做的卓越贡献,在北京被国家外专局授予“功勋外教”奖章,成为十大功勋外教之一。

  出版书籍《感谢中国》

  雷诺去过很多地方,对他来说除了家乡巴塞罗那,世界上还有两座城市是最特别的。一座是波士顿,因为他在那里攻读了博士学位,并且迎来第一个孩子的诞生,而且此后与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工作联系也延续至今;另一座城市无疑是上海。“上海的教育、医疗和创新都发展得很好,是一座更有潜质的城市。”雷诺以创业为例说道,“创业者在上海能获得很多创业支持,这里聚集投资人,有不同的市场机会,还有大学、商学院、自贸区等各种支持。创业者能在这里获得发展。”

  最近在哈佛商学院书店的推荐书柜上,雷诺的《感谢中国》被放在醒目位置。这是他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在这本书里他写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创建故事、中国的海外投资在世界范围内提供的就业机会、科技贡献、对世界和平和伦理的贡献等等,并对中国未来作了展望。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还有很多潜力,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他有些激动地说,“但就像当时我们为中欧起名为‘中国、欧洲、国际、工商学院’,意味着我们坚信中国一定能在世界舞台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里有世界上最好的政府,未来一定会更好。”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7版: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连载
   第A23版:阅读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养老
   第A26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旅游
   第A28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这里有很好的政府, 让一切变成了现实”
光纤进每户 宽带跃千兆
新民晚报新时代·喜庆十九大特别报道A07“这里有很好的政府,
让一切变成了现实”
2017-10-24 2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