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唐明星生长于松江老城,13岁就拜本地竹器名匠张天德为师,1958年正式进入松江竹棕藤柳厂,跟着多位竹篾师傅学习技艺。唐明星介绍,竹器工分很多种,有从事园林、房屋等大型竹建项目的,也有制作竹床、竹桌、竹椅等中型家具的,还有编织竹耧、竹耙等生产工具和竹编提篮、食盒等生活用具的。
“在松江区级非遗项目中,有沈溇竹编技艺、叶榭竹编工艺等,小昆山等地也有相关竹编项目,在上海市级层面还有嘉定马陆篾竹编织技艺等。”竹器工唐明星欣喜地发现,近年各界对竹篾越来越重视,但同时他也感叹,对竹器工的支持有待提升。“有些非遗项目以家庭做工为主,传承人大多是家庭妇女,而竹器工则是‘科班’出身以此为生,技艺覆盖大型、中型、小型的能人巧匠。”
当初与唐明星一起学艺的四名师兄弟,如今只剩他一人在坚持,而当年传授他们技艺的竹篾师傅们,也均年届耄耋,“伴随新材料新科技的发展,不少竹器用具被金属、塑料等材料代替,愿意做竹器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培养竹器工、传承竹器工艺,是唐明星的心头热盼。他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传统手工技艺更多的支持,例如将竹篾与旅游、创意产业相结合,从而弘扬与守护竹器工艺。
本报记者 范洁 通讯员 乔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