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壶清茶,讲天下大事,聊社会热事,摆百姓家事。黄震良名师工作室的“解解三壶”,是嘉定“菊园老茶坊”的系列栏目之一。运营一年,“菊园老茶坊”共开设13个服务栏目,开展活动400余场,服务25000余人次。
在上海市郊,伴随居民生活水平提升,茶室、棋牌室、KTV等休闲娱乐场所不断涌现,自发形成的戏迷会、书友社、聊天室等方兴未艾。然而,纯商业场所消费较高,社团组织或经费所限处境艰难,或后继乏人难以长期。如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菊园老茶坊”应运而生。菊园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晓忠介绍,老茶坊借助百姓亲切的“茶文化”,依托社会团队力量开展系列活动,“菜单式”服务与“主题式”活动相结合,涵盖品茗、听曲、方言、故事、花艺、茶艺、亲子等形式,既丰富居民生活、满足文化诉求,亦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例如,以往百姓宣讲团以巡回形式走进各个社区,而今老茶坊成为固定平台。在菊园宣讲团成员张雯看来,就像有了“宣讲的家”:“老茶坊不仅为团队搭建了一个演出阵地,而且有助了解居民的需求喜好,从单调讲课到穿插戏曲、故事等形式,更能深入入心。”
此前,宣讲员顾惠娟就与居民聊起楼组自治的话题,故事讲述在嘉定动迁小区宝菊新家园,不文明养宠引发邻里矛盾,经过小区居民集思广益,“宠物扰邻”问题得以解决。这些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故事,潜移默化地传递和谐睦邻的理念。
翻开“菊园老茶坊”的活动菜单,每周七天被排得满满当当:“嘉定闲话”用方言评说趣闻新事,传承民俗文化;“一品茶荟”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遣兴;“青春驿站”邀青年白领工作之余,投身社区活动;上海评弹团“说噱弹唱”、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开心课堂”、新圆戏曲社“快乐戏迷”等,让喜爱曲艺的老年居民大呼过瘾……栏目分为老茶新客、老茶新曲和老茶新韵三个板块,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菊园老茶坊”不仅吸引嘉定本地居民常来常往,连周边区域甚至太仓、昆山等地居民也慕名而来,品一壶清茶,享受一站式的文化服务。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