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特稿/ 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袁敏
  ◆ 袁 敏

  编者按——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本版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说: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人,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795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48.6万人。这2695.8万大学生,他们在美丽的校园里读书、恋爱、社交、探索,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悲欢故事。在青羚公益基金、易观与青领会2017年度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里,基于近万份青年大学生成长数据则显示,95.7%的大学生存在迷茫和困惑,其中大一和大四学生更为明显,且地区越偏远、学校录取批次越低的大学生的迷茫和困惑程度越严重;大学生最困惑的10个主题分别为学习、职业、组织、日常、实践、自我管理、情感、精神与价值、烦恼、未来。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在面对成长问题的时候,会选择“专业学习机构”,或者去问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和行业专家。国家教育部也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2011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明确高等院校应配备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和咨询室,研发心理教育课程,建立安全网络。目前,上海各大高校都有专职的心理咨询部门,还有8所高校是心理示范中心,它们是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这些学校里有更多的心理课程和心理支持项目。

  大学生心理问题特点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人生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总的来说可归结为:职业、交际和两性。

  2017年,据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平台《简单心理》统计当年数据,来咨询的受众(业内称为”来访者”)排名主诉前五位的困扰为:

  亲密关系(57.96%);

  焦虑(42.82%);

  原生家庭(41.25%);

  自我探索与成长(39.16%);

  人际关系(34.46%);

  以上数据基于超过十万+的来访者统计,其中发展性问题占到64.5%。

  所谓发展性问题,狭义地说,是指人从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到老年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如果发展得好,就形成了积极的个性品质,如发展决得不好,则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于是有的人能信任人,有的人难以信任人;有的人自主,有的人羞怯等等。 

  国内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新生适应不良、学业障碍、恋爱与性、人际关系、生涯规划、网络成瘾等。 因篇幅有限,这里仅呈现几种常见心理问题: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本文所涉及的个案引用都做了匿名和细节的技术处理。) 

  新生适应不良

  顾名思义,新生适应不良是指新生进入校园后无法适应环境,出现抑郁、焦虑、无心学业、沉迷网络,严重者无法维持正常人际交往和上课的现象。一般在入学后1-3个月出现。

  遗憾的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和家长缺乏心理健康常识,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自己调节一下就好”,坐等着问题自己解决,往往小病拖成大病,原本通过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可以解决的,变成要去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服药。我有位来访者,原来是当地的状元,对自己大学里的定位很高;入学后,发现牛人遍地,自己在学习、社交上都不算拔尖,又羞于对家人、朋友倾诉,等到大二下学期由家长陪同来咨询时,已发展出严重的抑郁症状,不能正常上课、考试,最后只能休学处理。

  学业受挫

  虽然传言中,国外大学宽进严出,中国大学宽进宽出,但是在11/985/双一流等重点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学业相当繁重。目前,有一定数量的学子,由于挂科太多,面临延迟毕业甚至退学。有的学生,因为从前价值观的单一,认为学业不行自己这个人就不行了,在遭遇学业挫折后,一蹶不振,父母不得不从家乡赶来,在大学边租房陪读。也有部分同学,最后只能肄业。这都是令人遗憾的事。

  人际关系不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学生由于其经历的单纯、见识的狭窄,又正值荷尔蒙爆棚的年龄,更容易发生人际间的冲突。

  对这类来访者,咨询师常常会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拓宽他们的观点,使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同时,也会从他们的原生家庭入手,探讨他们是如何形成目前这种人际交流和沟通方式的。我曾有一些这样的来访者,经过一两个学期的咨询后,对自己的行为模式有了一定的觉察能力,学习到一些人际沟通技巧,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恋爱与性

  我国父母对爱情的看法有些分歧:高中毕业以前,如果产生爱慕的念头被称为“早恋”;可是一进大学,恋爱马上就成了锦上添花的好事了。特别是女生,如果大学毕业时还没有男朋友,父母就会开始担心,还有人将二十五六风华正茂的女生称为“剩女”。看来高考的确意义重大,不仅是学业的考验,还是一张恋爱通行证。

  不敢父母怎么想,对大学生而言,哪个少年不擅钟情,哪个少女不擅怀春,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是大多数人向往的事情。

  但恋爱是一种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中,人们的期待和普通人际关系中有很大不同。一般说来,恋爱中最常见的两个心理需求是:一、被所爱的人无条件接纳;二、在爱人心中居首位。当这两个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许多痛苦和纠纷会由此产生。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2013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300万妇女做人工流产,其中近半数年龄在25岁以下,主要是大学生。

  恋爱与性,不是父母避而不谈,孩子到年龄就自然懂得的事。很多大学生会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咨询和接受辅导。

  职业生涯策划

  找工作时,大家都知道投简历、寻关系,殊不知,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心理咨询有专门的一块是做职业策划。

  国外的职业策划,往往进行得比较早;如日本,在幼儿园大班时,老师就会问孩子们未来想做的职业,并且在小学、中学课程中一再重复和调整,学生们比较早能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国内,我经常遇到的是,大学专业是爸妈或老师代选的,读了四年以后,既不想从事专业对口的行业,又不知自己能干啥。这些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的许多技术,如倾听、澄清、面质、催眠等都可以获得启发,此处就不详述了。

  神经症及其他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5月公布了一组数字: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达17.5%,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3.59%,焦虑障碍患病率是4.98%,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中重性精神障碍发病率只有1%。也就是说,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多数人,受困于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并非精神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药物共同作用,得到缓解甚至痊愈。

  在高校中,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障碍和强迫症较为多见,强迫症的发病年龄多在14-15岁,在国内一般7-8年才就诊,这期间大脑会发生器质性变化。很多时候家长是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才来就诊。从疾病开始到治疗,这段时间越长,大脑受损越多。

  焦虑障碍则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的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胃部不适、腹痛腹泻、头晕、窒息等不适。

  双相障碍则是抑郁和躁狂交替出现,心理和药物治疗更为复杂。

  出现心理问题后,大学生可以怎么做?

  承认现实,不要讳疾忌医

  如果你感到情绪低落或情绪不稳,食欲、睡眠改变、人际关系退缩或出现严重问题,两到三周未缓解,就医后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问题,就应考虑前往心理咨询。

  学会求助

  学校里,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热心的同学志愿者、任课老师、辅导员们,都可以提供不同方向的帮助。遇到困难时,大学生需要放下害羞心理,去寻找资源,特别是对一些平素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求助也是一种很大的勇敢。

  承担责任

  尽管很多人会把大学生称为“孩子”,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年龄已经超过18岁,是法律上规定的成人。生活对每个成人都不容易,大学生需要放下“孩子”心态,为自己的未来去探索和努力。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父母可以怎么做?

  不是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和父母有关,但大多数心理问题和父母提供的教养环境及方式有关。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可能会感到惊讶、愤怒、内疚、自责、焦虑、羞耻、无力……每家人情绪反应不同,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此时父母能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把孩子的心理问题作为全家人共同遇到的困难来面对,这个孩子痊愈的速度和效果就会有明显不同。

  父母可以做的是

  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谓良好的亲子关系,根源在于是否能相互信任,孩子能相信:不管是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告诉父母,即使父母因此生气、为难,但父母还是爱自己的;而父母则要信任孩子,相信他始终是愿意努力的,即使有时不得其法,但父母可以协助他找到方法。

  以我的经验,很多时候孩子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信号,提醒你家庭的某种模式是不健康的,促使整个家庭去改变。当一个家庭能够携手共渡难关时,他们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父母做心理咨询,寻找给孩子支持的路径

  当孩子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时,父母往往会问自己:“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家?孩子这样了,会影响就业和恋爱结婚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和咨询师充分讨论,心理咨询的特点是安全和无评判。来访者所说的一切,只要不涉及到自伤、他伤,违反刑法行为,都是受心理咨询行业伦理条例约束的,属于保密范畴。而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能创造中立的抱持环境,让来访者可以讲出心里的顾虑和难过,而不用担心被批评被教育。

  父母总是要为孩子操心和担忧的,而成功的父母,是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焦虑,把爱和信心传递给孩子,从“可怜天下父母心”走向“可爱天下父母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迎接第28次"全国助残日"和第19次"上海助残周"
   第A07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3版:赛事/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特稿/ 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关于心理咨询的几点小知识
广告
新民晚报特稿/ 星期天夜光杯A22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2018-05-20 2 2018年05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