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辆清运车旁,记者看到,清运工作人员手机登录“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后,就按照基本流程清运完毕,全程未见任何附加动作。原来,在垃圾桶缓缓升起时,清运车上的智能系统就同步完成了称重和拍照。此时,一张含有清运车辆车牌、清运时间、清运集运点名称、清运地点实际GPS坐标、垃圾重量、垃圾桶数量等信息合成的垃圾清运图像照片,实时传到后台系统。
杭钻股份运营总监张观琴介绍,车载智能清运监控系统通过后台系统和移动终端,可以实时监测垃圾清运车轨迹、垃圾实时清运量、垃圾种类、具体点位、清运时间等信息,为现场执法提供快速、准确、完善的证据链,为计量收费提供数据支撑。
有了这件法宝,清运人员就有“证明”可以拒收垃圾,来倒逼源头分类。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上海也正在考虑在垃圾清运车上,安装这种智能系统。“前期在静安区的湿垃圾分类APP上,试点让清运人员手工填报收运数据,效果一般。之后,我们会考虑用这种智能化技术手段来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