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两鬓染霜的老同学又一次相聚,今年的话题:何处“养老度晚年”。
当年“上山下乡一片红”,如今多数同学已“叶落归根”,也有些留在第二故乡的,但毕竟上海是他们的根之所在,这些同学中不乏“两栖”者,选择了“双城生活”。
张同学夫妻俩都是J城的高校教师,年届七旬的老伴还带着研究生,张同学说,我16岁就离家了,如今母亲已九十又五,能多陪伴一日是一日,还可给姐姐一个喘息机会,所以张同学的寒暑假期必回上海来过。
方同学是位牙医,在L市有自己的诊所,女儿已在上海安家,几次三番劝说父亲来上海与她同住,方同学明白女儿的一片孝心,但觉得自己身体尚好,更舍弃不下自己的事业,最终父女俩达成协议,上海与L市各住半年。
而何同学的选择则与养生有关,退休回到上海的他忘不了T县的青山绿水,经过这些年的新农村建设,他的第二故乡越发美丽宜居,他说现在那么多的“候鸟”成群结伴流连忘返,何况我的身份证上还有T县的序列号呢?
与绝大多数人不同,陈同学每年都要去Y省过冬,是为了坚守一个承诺,当年下乡到那里,啥也不会,是乡亲们手把手教会了她生活的本领。考上大学离开村子的时候,她对乡亲们说: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咱村里的人!
我的这些同学,年轻时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没想到如今的晚年生活,选择竟可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