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路小学 让每个孩子都闪光
同一个舞台,有的孩子可能成为闪亮的主角,自己高兴,家长也觉得光荣;有的孩子可能只是不起眼的配角,无法收获和主角同样多的掌声和喝彩。如何让每个孩子都闪光,成了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和田路小学的迎新开锣“大戏”,更是一场名为“梦想改造家”的综合主题活动。记者从中找到了该校破解这道难题的答案。
和田路小学的综合主题活动始于2013年。每学期,学校设定一个主题,各学科根据各自特色开展探究,并于学期末在学校“创造剧场”以演出的形式呈现。本学期,围绕“梦想”和“改变”两个关键词,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力。一二年级的任务是为可爱的卡通形象“小黄人”编写一出历险记;三四五年级的任务则是设计一部“梦想车”,展开一场奇幻旅程。在这场贯穿整个学期的活动中,孩子们先是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剧本、排练课本剧;再经过年级、校级的两轮“海选”,最终产生“年度大戏”。
“最后登上创造剧场表演的孩子只有几个人,但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在活动中发挥了作用,得到了认可。”教导主任朱晓菁介绍。写剧本、造型设计、招募演员、制作道具、剧务宣传……全部都是孩子们自己根据自己的特长申领任务完成,老师和家长只能担任助手。有趣的是,一些内向的孩子主动要求演一棵树,因为“不用讲台词”,心甘情愿套在有些闷热的造型服里,一动不动一站就是好几分钟。五年级男孩天天是班上的“皮大王”,班上小伙伴分组结束,他和几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孩子没有被别的组邀请,只能临时组成了一组。性格外向的天天没想到,自己竟然第一次担任了组长。组织大家一次次排练、一次次修改剧本,天天感叹,原来组织一次活动很不容易,自己今后也不能给大家添麻烦。老师则惊讶地发现,这个从来需要别人来“管”的孩子,当起组长有模有样,交给大家的剧本上,细心地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标注了每个人的对白。
舞台上热热闹闹,学校的3D打印室里,还有一群孩子正全神贯注地制作着他们的定格动画,用彩泥、3D模型、摄像机和电脑,讲述着属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故事。年轻的美术老师徐舒沁认为,无论用何种形式呈现,只要孩子们能够大胆地想,就是一种锻炼。
文来高中
交锋“哈佛”拓展视野
文来高中国际部在迎新的日子里,请来了哈佛青年访问团,与同学们现场交流学习、家庭和成长的重要事、有趣事以及烦恼事。受邀的小老外均来自常春藤盟校,每个人讲起他们的成长史,都显得十分扎劲。
“我们送给每个同学的新年礼物,就是坚持学校的‘优质、多元,兼具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其中,多元化的课程,就是我们要着力打造的品牌。”校长黄健说,学校注重学科教学的连续性、严谨性、发展性,也注重课程的可选择性。通过提供AP选修课、艺术选修课、开设各类学生社团,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多元的、可选择的空间。而这也是他们此次邀请哈佛学子来校交流传递给同学们的一个重要讯息。
在中外学生的交流中,围绕的话题是“如何塑造领导力和创新力”。虽然22个小老外分别来自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哈佛商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等顶尖名校,但文来中学国际部的同学无论在英语口语、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上,一点也不落伍。黄校长说,学校平时就不主张把学生圈在教室里,而是认为有生命力的学校教育一定是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发展。学校设置了“规则意识教育”“志愿者活动”“学习习惯养成”“生涯规划”四大教育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服务社会的精神,除了由学校组织的大规模志愿者活动之外,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志愿者精神。目前,有很多学生主动通过关注志愿者网站、公益组织,定期为社会各界进行志愿者服务。
“我们衡量学生,就是要把他们放到一个多元的、广阔的平台上,而不是只是成天围着分数转。”黄校长说,新年之际通过与哈佛学子的思想碰撞和交锋,相信这样的收获会远比多上几堂课、多做几张试卷要大得多。
普陀区
首推自主研学旅行
去绍兴寻找语文课中鲁迅的“三味书屋”、沿着24路公交车寻找海派上海的文化变迁……普陀区在新年里为学生发的第一份“红包”,是参加一场特别的旅行——在社会大课堂习得知识。据了解,目前,普陀区已在曹杨二中、甘泉外国语中学、同济二附中、江宁学校、兴陇中学等四所学校进行“研学旅行”试点,未来研学旅行将推广到更多区内学校,让学生们在边走边看中告别“纸上谈兵”,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每一所试点学校都有各自的研学特点,比如,有适合小学生的本土文化之旅;有初中生探访语文课本中的“绍兴”之旅;也有高中的南京生存训练之旅。兴陇中学的研学旅行需要学生自行组队、自定费用预算、自定行程路线、自找交通路线等,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谈、资料搜集等进行研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该校初二(8)班的卫韵洁马上就要带着对鲁迅的敬仰和好奇,踏上探访绍兴鲁迅故居的旅行。出发前,她和伙伴们做了详细的旅行攻略,包括如何抵达火车站、绍兴城市观光路线等。“希望学生们通过实际参观鲁迅故居等,深刻理解鲁迅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观察社会、关注生活、思索人生的能力。”兴隆中学政教主任朱沪疆说。
上海24路公交车始于普陀区长寿新村,沿途经过江宁学校,从苏州河到黄浦江,终点站在老城厢豫园。江宁学校的学生们将搭乘这趟蕴含了丰富“上海历史和风情”的公交车,通过寻访、社会考察、小课题探究等形式,探索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如今,江宁学校的家长们也主动当起了研学旅行的观察员,家校互动,不断丰富研学旅行的内涵。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王蔚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