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早先的说法,赵亚军的职业身份是一名在上海的农民工。10多年前,他来到了我们集团下的一家合资公司,在空调压缩机生产线上工作。不久,赵亚军作为年度公司优秀农民工之一,成了集团内部报的采访对象。
我与他交谈,从他如何边工作,边上大学开始。他说最初的想法,是在上海工作几年,攒了钱回老家开个小百货店。也曾自卑、失落彷徨过。在一次为农民工举办的年夜饭上,公司领导与几位农民工谈心,赵亚军他们说出了高考落榜来打工,想参加成人高考的想法,但由于翻班,不能如意的苦恼。集团领导听到汇报,肯定了以赵亚军为代表的农民工想读书求上进的思想,提出了既要为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又要帮助一些有志者圆大学梦,全面培育知识型的农民工队伍的规划。2007年夏天,集团与一所大学洽谈校企联合办学,成功开设机电一体化大专班,由集团提供教学课堂,学校派出老师授课。赵亚军等30多位农民工经过入学考,边上课边工作,3年后成为首批农民工毕业的大专生。他还代表农民工参加集团职代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班组建设活动等,他称自己过着充实忙碌的日子。
随着上海一般制造业外移的趋势,我们集团开始异地建厂。他作为赣籍员工来到了江西工厂,他说自己是个笨孩子,只是笨鸟先飞罢了,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不久担任车间主任一职。
我后来被集团派遣到地方,与赵亚军又见面了,他说忘不了在上海工作时,几位前辈的关心帮助。现在自己已经成家,有一个女儿。我说“你三十而立呀”。他嘿嘿而笑,称一路走来,主要是企业为赣籍员工搭了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