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抵达芷江
钟波达电话挂了后,忙对两位说:“刚才是忻飞的电话,他们的公司就将正式挂牌成立了,还准备到芷江机场搞个成立仪式。”
“好啊,芷江机场是我们抗战胜利的受降地啊,很有意义!”杨司令点点头。马葛亮却面色严峻,甚至有些忧心忡忡:“不过,随着他们创业规模的扩大,以后所需要的支持力度和安保难度都更高了。”说着,他望向杨司令。“我们军地得联手来迎接这个挑战!”杨司令富有底气地说。钟波达也有力地握住了马科的手。
阳春三月的一天,忻飞团队的20来名成员从天南海北陆续抵达了湘西的芷江。
在春秋航班的飞机快接近芷江时,忻飞把长舌帽往后一转,脸贴近舷窗激动地看着外面,选择此地来作为新公司的成立仪式,一是因为这里曾是二战结束时中国接受日军的受降地,结束了近代一百多年来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二是因为他的爷爷曾在这里同美国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并肩战斗过,这里曾是中国最大、亚洲第二的大机场,向往已久。
飞机在降落前做了几个常规性的转弯,舷窗外是连绵的苍翠山岗,蓝天澄澈阳光温暖,他试想着当年这里的天空上中美两国的军机和日本空中强盗鏖战的场景!
他怀着一连串复杂的感触走下飞机。走近出口,他发现前面聚拢着一群人,打着一面旗,当他定睛观瞧时,传来一声齐呼:“忻总早忻总好!”嚯,原来正是他的公司团队成员,那旗子随风展开时,他看到了令他格外振奋的几个字:“奇飞。”这是他们通过微信选出的最佳公司名,也是他们团队的奋斗口号。
他们热情拥抱,相互击掌,然后上了一辆中巴车,这是湖南的成员事先备好的,按原先安排,他们先一起赶往机场附近的飞虎队纪念馆参观,然后举行新公司成立仪式。可就在车子即将开动时,已关上的车门上响起了急切的敲打声。这时忻飞听到一个熟悉的嗓音:“喂,开门,忻飞,开开门!”
大家感到奇怪,纷纷看起了窗外。“忻飞,怎么这里有你的穷亲戚啊!”忻飞听那声音觉得耳熟,赶忙站起身跑过去拉开门:“是尤记者啊,你还真的大老远赶来了?”面前的尤子奇一路风尘,满脸胡茬,那圆脸庞变成了个脏皮球。皮鞋上沾着泥巴。“你们这活动重要,芷江机场又海外闻名,我早就想来啦!“
忻飞把他拉上了车,随即大声给大家介绍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可不是我在这里的穷亲戚,他是多次深入过阿富汗、伊拉克战场的战地记者!”“是吗?看不出!像个要去北上广的农民工!”“待会儿验证一下,让他给我们讲讲美军在阿富汗的空袭!”姑娘小伙议论起来。
“好,好!先给我来点水,有没有水?”尤子奇跟着忻飞跌跌冲冲来到没人坐的后座,像个沉重的麻袋似的咚地坐了下来。
车子又开动了。“大记者,你怎么搞成这个样?是路上遭劫了么?”尤子奇顾不上回答,接过一瓶从前面传过来的雀巢矿泉水,拧开盖子“咕咚咕咚”喝下了半瓶,“遭劫倒没有,是新疆的路太远,我们走的地方又多。”他脸露笑容,快意地连吃了几个前面传过来的面包点心。
他吃饱了,车子也停下了,车门再次打开,原来飞虎队纪念馆就坐落于芷江机场的东边。小门神把引导的红旗举了起来:“啊,大家跟着这面旗啊!我今天就充作本地向导!”他早已通过百度、谷歌等电子地图和实景照片把这里搞得清清楚楚。一行人跟着他走进展览馆大门,不远处一座通体白色带廊柱的、有着三角形大顶的建筑引人注目。
“各位兄弟姐妹,同胞们,这纪念馆啊是为了美国飞虎队参加中国的抗战而建造的,抗战中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他们对日本空军和地面部队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忻飞他们充满敬意地跟着他走,听着他那苏北口音的真情解说:“大家看那块——”他看到所有人的眼光都随着他的手转动。“那伯(白)色的是飞虎队纪念馆、左手边深色的是空军作战指挥塔,后面的是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只是如今人去楼空,嗨!”
步入白色建筑的大厅,迎面一架机头绘着鲨鱼利齿的P-40扑入眼帘,忻飞一下收住了脚步,这就是他爷爷战友维护最多的机型!他凝视着它,专注而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