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古镇轶事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崧泽文化和“上海第一人”(三)
史海
  在1994年的考古中,以前一直认为崧泽文化时期的墓葬没有墓坑,那一次也发现了墓坑。到了2004年,崧泽遗址博物馆的重要展品“上海第一人”和憨态可掬的陶塑小猪也终于得见天日。

  在2004年上半年的一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一个探方出土的颜色有变化,估计会有什么迹象发现,于是把这个面再刮一下,工人用手铲小心翼翼地刮着,慢慢地一个柱洞出现了,又一个柱洞出现了。根据发现的全部柱洞判断,这是一种地面建筑,是崧泽遗址从未有过的发现。而且,以前一直认为那时江南地区只有干栏式建筑,也就是先架柱子,再在上面架櫊板,“上海第一房”的发现证明了地面建筑的存在,这种建筑是先在地面上打柱洞,插入柱子后,将周边压实,再做墙体和屋顶居住。“上海第一房”是一座平面圆形,墙体共有15个柱子,柱子腐烂后,留下直立式的洞,房内地面比较坚实。屋顶用茅草覆盖,如斗笠状向周围披下,面积约5平方米,出入口挑出遮风挡雨的廊檐,门宽1米,支撑门廊的是一根柱子。

  而发现“上海第一人”是在2004年春天,考古学家对崧泽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时才在马家浜文化时期的7座墓葬里发现了他:一名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考古学家利用发现的头骨,结合先进的三维成像技术,还原他的容貌,跟东亚蒙古人相似。眼睛很大,在那个时候也算长得很漂亮。这是一具难得的头骨,非常完整。由于崧泽的土性不适合保存,而这具头骨之所以能够完整保存,是因为上海地下水位高,头骨一直埋藏在水线以下,没有接触过氧气。2004年,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健来检查工作,看到这具头骨很高兴,说这个头骨就叫“第一人”吧,这个叫法就这样来的。

  展品中还有那只肥嘟嘟的陶制小猪被发现在一灰坑之中。小猪身上有红色的朱砂痕迹,说明它可能不是普通的玩具,更可能是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物品。别看这只巴掌大的小陶猪,考古意义非同一般。在此之前,只在崧泽遗址中发现过野猪和家猪的骨头,却从不知道那时养的家猪到底是什么模样,这只小猪形象地揭开了谜底。(未完待续)史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在党旗下
   第04版:古镇轶事
泗泾范氏的“花”开又一枝
崧泽文化和“上海第一人”(三)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钞票的来历
“竹林居”拆解羞尼姑
去过西藏的南宋皇帝
上海的高尔夫球场
古镇泗泾古镇轶事04崧泽文化和“上海第一人”(三) 2018-03-10 2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