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2019年度“体彩杯”U16全国冰壶巡回赛(上海站)在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举行 |
![]() |
徐汇女子冰壶队夺得冠军 |
![]() |
徐莉佳走进校园 李一平 摄 |
本次比赛作为全国U系列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办,上海市冰壶运动协会承办,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协办。 专题图文 本报记者 李一平 徐汇冰壶首获全国冠军 逆转取胜源于队长“大心脏” 在本次赛事中,徐汇冰壶队表现出色,在男子、女子两个组别中皆闯进决赛,分别对战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一队和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二队。在女子组决赛中,女子冰壶队面对强大的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冰壶队毫不畏惧,在王珏教练指导下,在1比6落后的情况下上演强势逆袭,最终以12比6战胜对手,获得冠军。 “中场结束的时候,我们落后得比较多,感觉在前半程的比赛中我们的队员有些过于紧张了,还好经过中场休息的调整最终拿下了比赛。”教练王珏表示,由于大部分队员是第一次面对北方选手,赛前心中对对手实力的预估值较高,加上求胜心切,难免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 下半场面对不利的局面,上海徐汇一队的队长余涵则在队伍最危急的时候站了出来。在教练无法干预的情况下,主动承担起与队友交流的责任,通过场上互相鼓励、沟通,最终越打越顺,成功以12比6逆转取胜。“其实在落后的时候我心里也没底,但是我知道作为队长不能表现出来,需要我去稳定队友的情绪。”通过这次与哈尔滨队的交手,上海徐汇一队的队员们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心态上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两场决赛惊心动魄 上海冰壶实力让哈尔滨教练赞赏 除了女子组决赛上演了惊天大逆转之外,男子组决赛的过程同样跌宕起伏。上海徐汇二队与哈尔滨市体育运动学校一队在比赛中互不相让,在最终局前战成4比4平,掌握最后一投主动权的上海徐汇二队最终遗憾未能成功得分,以4比7负于哈尔冰体育运动学校一队。 “这场比赛真的让我非常吃惊,和预想中上海冰壶队伍的实力完全不同。”参加这次比赛也让哈尔冰体育运动学校一队的教练黄继辉刷新了对于上海冰壶实力的认知,在他看来对手上海徐汇二队除了在经验和稳定性上还有所欠缺外,在投壶的手感、处理、技战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以前我们有和上海的高校队伍交手,但实力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弱。”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的许多南方城市在冰壶运动上的成长也敲响了北方冰壶传统强势地区的警钟,就像黄继辉所说的,“现在看来,我们除了先行一步外,已经没有太多其他的优势了。” 上海市自2012年开始积极响应“冰雪运动南展西进东扩”战略,徐汇区成为率先响应号召的区。据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校长郑昕波介绍,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在市体育局、市教委、市冰壶协会,徐汇区体育局、区教育局和各所学校共同指导和支持下,先后打造了专业冰壶训练馆,组建队伍进行系统训练与比赛,并参与国家队集训,先后多次在市级、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佳绩。经过近五年的坚持,今天徐汇区冰壶队终于获得了首个全国冠军。虽然这只是全国U系列巡回赛的单站冠军,但是通过比赛,上海的冰壶少年磨练了意志,收获了信心。 徐莉佳走进上海校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报记者 李一平 12月27日,“纵横四海,盛大起航”——上海市“优秀运动员进校园”系列活动暨帆船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上海盛大花园小学举行。伦敦奥运会帆船冠军徐莉佳走进校园,与学生们亲密互动,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精彩故事,推动青少年帆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传承体育精神,助力学校素质教育。 在本次活动中,徐莉佳向盛大花园小学的小朋友们赠送了书籍《跟奥运冠军学帆船》,并以帆船文化为主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帆船人生分享课。她衷心希望,这次活动能够给同学们带来快乐和启迪,从分享中收获一些帆船知识,感悟追求卓越、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让体育运动成为孩子们的终身爱好。 “有人问我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我一路成长,最终在帆船这项原本被欧美垄断的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奥运冠军。其实对我来说,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我深深热爱着这项运动。”徐莉佳也给了现场的孩子们一些人生路上的建议,她认为兴趣是对一件事情保持专注的来源,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不妨先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在此方向上再努力前行。 赛场外,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工商管理本科学习后,徐莉佳目前在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体育新闻播音专业就读,已经在五星体育广播开设了自己采访栏目。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体育媒体人的身份把体育人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青少年喜欢上体育,用更加健康的面貌面对未来。“至于帆船运动我也不会放下,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参加竞赛级的帆船,我会选择参加一些休闲的帆船活动、赛事,希望可以和帆船相伴到老。” 近年来,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本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市体育局积极推进“优秀运动员进校园工程”。市体育局先后组织钟天使、陶璐娜、孙雯、王仪涵等奥运冠军、体育明星走进校园,弘扬体育精神,推广体育文化。2016年,市委、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体教结合促进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文化育人计划”,作为“育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市体育局将继续邀请优秀运动员进校园传播体育文化,推动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普及与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校园”氛围。 把握机遇做强服务再奋进 体育俱乐部要让青少年满意 本报记者 丁荣 12月28日,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总结表彰会在上海实验学校东校举行,来自全市的200余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总结回顾了2018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部署了2019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重点工作,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总结经验、谋划发展,为做好2019年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夯实基础、谋篇布局。 会议明确,2019年上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以“规范管理、突出公益、开放调整、融合巩固”为工作主旨,大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推进我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持续发展。下一步,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将进一步推进管办分离、提能增效,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广泛发动、有效引导,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公开招标、创新纳贤,做大做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着力提升俱乐部内涵建设;讲好故事、营造氛围,提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宣传影响力;合理布局、深化部署,继续做好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工作;沟通内外、检验水平,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培训班及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表示,在青少年体育领域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青少年体育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要把握发展大势、抓住改革机遇,顺势而为,谱好发展篇章。希望各俱乐部通过总结规律,借鉴经验,全面促进俱乐部能级提升;更新知识,做强专业,打造科学健身传播推广生力军;依托媒体打造品牌,持续扩大俱乐部影响力;筑梦奋进、真抓实干、并肩前行,努力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