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时光彻底改变舆论场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版次:A02    作者:沈雷

    

  沈雷

  本文见报时,中国队已经踏出了通往卡塔尔世界杯的第一步。18年前,国足出征韩日世界杯预赛的第一个对手和第一个客场,同样都是马尔代夫。斗转星移,虽然对马尔代夫之战的结果依然没有太大的悬念,但围绕在中国足球与舆论界周遭的氛围,早已不同往日。

  就是这个周一,随国足一同出征马尔代夫的马德兴通过自己的微信公号发出哀叹:“更令笔者唏嘘的是,国足的新闻官告诉笔者,这次跟随队伍同时南下的,全国范围内就只有四名记者。”当然,最终奔赴客场的中国媒体人的数字肯定不止这四位,这四位文字或摄影记者只是跟随国足同行,另有一部分会自行前往,而持权转播商央视和PP体育也会派出完整的团队。但同样必须承认的是,跟随中国足球南征北战的记者已经大幅减少。

  三年前在首尔世界杯球场的外场边,我与老马、王涛等六七人拍了一张合影,以此纪念这几位老同志从上一次十强赛一直“活到”了这一届十二强赛。那是中国队时隔15年后再一次闯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小组赛,久违的决战,又是中韩对决的焦点话题,吸引了几十名中国媒体人聚集首尔——其中经历了先前那次出线时的记者也就只剩了那么六七位,当然,另有大约二十来位同行也算是老字辈,只是因为入职较晚等客观原因错过了2001年的最辉煌时刻。

  15年的时光,足以改变很多事。也就是韩日世界杯出线的那个时代,有过“足记八千走天下”的传说,有过“转会需备签字费”的逸事。而今一切都已不同。不需去比较2001年4月那次远征马尔代夫时的情况,就是较之2016年9月齐聚首尔的近百人规模,如今随国足远征马尔代夫的随队记者数量大幅缩水,早就是可以想见的现实——中国足球的吸引力正在持续退潮,较之寻找问题并提出建议这样的繁杂工作,舆论更倾向于用情绪化的言语去解构(针对中国男篮其实同样如此);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机构(包括十余年前那些被称为新媒体的网站)越来越边缘化,不仅失去了往日引领舆论的力量,还因财政困境而进一步压缩出差经费。

  这两者又在相互作用,以至于形成一个螺旋向下的共同体:既然流量来自于情绪化的煽动,而非剖析普通受众所无法看见的事实,那么又何必为采集真相耗费财力人力呢?而被这些情绪所包围的受众,又以此反复证明自己的情绪无比正确……从这个意义而言,国内体育舆论场正在变得如李宗盛对于乐坛的点评那样:“这些消费者、爱听音乐的人,就是你喂他猪食,他就变成猪。你只喂他品位很差的歌,他就永远这样子。”

  新时代的技术加剧了这个扭曲的现象。在大数据分析的支配下,受众可以且很大程度上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内容”,而非经过第三方的考证、分析、处理的信息。即使马尔代夫的现场仍有寥寥几位媒体人不遗余力地写着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但只要不符合大众的情绪,这些内容只能被遗忘在一个角落。

  作为一位工作了二十年的媒体人,对于眼前的这一切无可奈何,你能做的,只有继续跟着内心写下去,哪怕只有一位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