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 告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双城记
 第B02版:双城记
 第B03版:双城记
 第B04版:双城记
 第B05版:双城记
 第B06版:双城记
 第B07版:双城记
 第B08版:双城记
 第B09版:双城记
 第B10版:双城记
 第B11版:双城记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连载
 第B16版:阅 读
 第B17版:香港购物
 第B18版:香港旅游
 第B19版:香港休闲
 第B20版:香港与我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美食物语
 第B23版:上海味道
 第B24版:吃遍中国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香港力量之开发
 第B27版:香港力量之置业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07版:双城记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28日 星期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香港股市出现了热炒红筹回归题材股的现象。中国移动、中海油等一些大盘红筹股受到热捧——
H股“热舞”力推香港股市

刘珍华
  ■ H股大涨,推动恒生指数近来节节攀升 图CFP

  本报记者 刘珍华

  近来,香港股市连创新高,恒生指数顺畅地走在上升通道中。掀开香港股市“大舞台”的幕帘,你会发现站在舞台中间的“唱大戏者”,不少是来自中国内地的“重量级”国企上市公司,它们已成为近来推动港股节节攀升的最大动力。

  中国移动、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石化……这些跻身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列的内地国企股“航母”,依托中国内地经济强劲的增长之势,以绩优、蓝筹的面目亮相,成为香港股市的耀眼“明星”,吸引广大投资者争相参与。不经意间,以汇丰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为代表的一些老牌蓝筹港股被抢走不少风头。

  国企股“话语权”增强

  就像说起A股要看上证指数一样,提到香港股市必看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走势最权威的指数,被视为与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伦敦富时100指数和日本日经225指数并列的几大重要指数之一。入选恒生指数成份股的上市公司,均为流通市值高、业绩优良的大盘蓝筹股。

  长期以来,恒生指数一直以33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随着近几年更多大型内地国企股的加盟,恒指成份股现已增至39家。国企股(亦称H股),是指经中国证监会审批、获准到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股票。去年以来加入恒指成份股的国企股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之前已被列入恒指成份股的国企股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海油、中银香港、中远太平洋等。截至今年6月22日,对恒生指数影响最大的仍是老牌“龙头股”汇丰控股,接下来的老二、老三是中国移动、中海油。

  近来,投资者大力追捧绩优H股,它们股价快速上涨,“话语权”大大增强。就拿今年6月22日来说,恒生指数上涨45.24点,升至21999.91点,创历史新高。当天,汇丰控股微涨0.07%,收盘价为145.5元,在恒指中所占市值比重为18.45%;中国移动上涨2.79%,收盘价为84.65元,占恒指市值比重升至17.04%,直逼汇丰控股“老大”宝座。据测算,当天中国移动的上涨拉动恒生指数高达101点。而汇丰控股当天只带动恒生指数上涨2个多点。H股对香港股市助推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内企首选“融资平台”

  日前,在谈到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证券市场时,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用了“更重要”“更牢固”“更紧密”“更全面丰富”“更有效”来形容。屠光绍强调,通过到香港上市,内地企业不仅筹集了资金,提高了全球知名度,而且完善了公司治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内地企业一直把香港作为境外上市的首选地。截至目前,共有140多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H股和红筹股公司合计市值,已经占到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半壁江山”。1993年7月15日,港交所交易大厅第一次出现了中国内地企业代表的身影,青岛啤酒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和上海两地挂牌的上市公司,拉开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大幕。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登陆香港的内地国企股的“重量级”不断提高,在香港股市刻下了深深烙印,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如今的H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集资额和影响力上,都已逐渐成为香港股市的中流砥柱。

  2006年10月,“超级航母”中国工商银行(1398.HK)在香港发行了354亿股H股,共冻结资金4181亿港元,不仅打破了香港的最高IPO筹资纪录,而且为“A+H”的上市模式开创了成功先例。2006年,香港股市从IPO(新股发行)筹资总额,到总市值以及成交金额,均诞生了新的纪录。去年,香港股市IPO募资规模排名世界第二位,股市总市值位列全球第七位。而就在2005年,港交所在全球各主要市场的筹资金额还排在前十名之外。

  与此同时,香港证券市场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港交所的研究报告显示,发展到现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群体的海外投资者所占比重,已上升到了过去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A股对港股影响加大

  越来越多的H股入选恒指成份股,H股与A股之间的联动性日益增强,香港股市与内地股市的联动性加大。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已不再仅留意美国、日本等外围市场的表现,而需要更加关注内地市场的动向了。“一只眼睛看A股”,已成为香港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支持有关香港和上海交易所彼此交易对方上市股票的提议,并称正在进行相关谈判。与此相呼应,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为内地资金投资境外市场尤其是香港市场拓宽了渠道。

  近期香港股市欣欣向荣,在香港迎来回归10周年之际,投资者被乐观情绪包围,对港股的前景格外看好。随着内地QDII等相关政策不断推出和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进入香港,H股、红筹股受到了投资者追捧,“A-H”股溢价概念、内地资产概念、回归A股概念等,把香港证券市场炒得火爆异常。6月15日,建设银行(0939.HK)发布公告,表示计划发行90亿A股。消息传出后,建设银行股价在放大的成交量带动下连续上涨,对推动近期恒生指数的上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支持H股走高的因素有很多,人民币升值和内地企业盈利水平提高都很重要。但是在2007年下半年,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是H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IPO。”香港证券界人士憧憬H股今年下半年的走势时,显得信心十足。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