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 告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双城记
 第B02版:双城记
 第B03版:双城记
 第B04版:双城记
 第B05版:双城记
 第B06版:双城记
 第B07版:双城记
 第B08版:双城记
 第B09版:双城记
 第B10版:双城记
 第B11版:双城记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连载
 第B16版:阅 读
 第B17版:香港购物
 第B18版:香港旅游
 第B19版:香港休闲
 第B20版:香港与我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美食物语
 第B23版:上海味道
 第B24版:吃遍中国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香港力量之开发
 第B27版:香港力量之置业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28日 星期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面试今起全面启动——
华语背景下的国际化课程让考生心动

马丹

  今年上海的高考成绩昨晚揭晓,而今天开始的香港大学招生面试也将在沪上拉开香港高校沪上招生战的大幕。自10年前香港高校首招内地学生以来,内地高校和香港高校的生源战打得火热,今年更是出现了北大和港大的北京高考理科状元“争夺战”。

  对于香港高校逐年升温的现象,华师大二附中的何晓文校长说,香港高校华语背景下的国际化课程设置是最让学生心动的地方。

  课程设置更国际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沪上中学生直接或间接选择进入香港高校,而香港高校的华语社会生活背景是吸引源源不断的内地学生就读原因之一。“和国外的大学相比,相对熟悉的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生活。”何晓文说,“同时,香港的大学课程几乎都是用英文授课,使得他们的课程比国内高校更具国际化,也更有特色。”

  择校还看自己兴趣 

  与几年前学生盲目申请就读香港高校或出国留学相比,现在不少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更趋理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业于华师大二附中的肖晶曾在第31届物理奥赛中获得金牌。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当场给他发了入学通知,并许诺给予3万英镑的全额奖学金,但他却最终选择进入清华大学的科学基地班。除了清华过硬的大学基础教育外,科学基地班的一流名师授课是吸引他的重要原因。

  何晓文说,无论是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判断,最终都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等做出合理的选择。“大学课程和专业能否与科技发展同步,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成为他们考虑的首要条件。盲从名校的少了,理性选择的多了。”   本报记者 马丹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