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 告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双城记
 第B02版:双城记
 第B03版:双城记
 第B04版:双城记
 第B05版:双城记
 第B06版:双城记
 第B07版:双城记
 第B08版:双城记
 第B09版:双城记
 第B10版:双城记
 第B11版:双城记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连载
 第B16版:阅 读
 第B17版:香港购物
 第B18版:香港旅游
 第B19版:香港休闲
 第B20版:香港与我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美食物语
 第B23版:上海味道
 第B24版:吃遍中国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香港力量之开发
 第B27版:香港力量之置业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28日 星期
昨天又有几名读者来电反映受骗——
拆解“车辆购置税退税”花招

乐梦融

    “买车可以退税!”最近,有骗子假借权威部门的名义行骗。昨天,又有几名读者向本报反映,按照所谓的“退税步骤”转账,银行卡内资金立马被一卷而空。几名受害者追悔莫及,想借本报一角再次呼吁各位车主提高警惕。(相关报道参见本报6月23日A4版《编织“车辆购置税退税”谎言》)

  步骤一:消除隔阂

  本月25日下午2时,读者金先生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姓袁,是国税局车税部的工作人员,他报出了金先生的姓名、地址、车牌号,说国家有新政策可以退3%的车辆购置税,并询问金先生是否收到国税局的挂号信。

  骗术解析:骗子自报家门后先核对车主私人信息,消除受害者的隔阂感,接着用高额退税额诱骗,让受害人觉得平白无故捡了便宜。

  步骤二:诱出金额

  袁姓男子称需核对退税金额,叫车主提供购车发票金额,随后报出可以退回的金额5337元,并提供了一个5位退税编码和密码。

  骗术解析:套出购车金额,为之后布置电话查询做准备。

  步骤三:强调期限

  袁接着说因为金先生未收到挂号信,没有及时办理手续,而今天是最后一天,傍晚5时是最后期限,如逾期这笔资金会收缴国库。

  骗术解析:强调时限,让受害者立马行动。

  步骤四:迂回核对

  袁给出一个“财政部退税查询”声讯电话号,要求金先生根据语音提示操作:选择普通话服务,接着是车辆购置税退税,然后输入刚才告知的退税编码和密码,随后会有语音提示账户余额。袁说,如果语音提示钱还在,就赶紧给他打电话,他再告知如何取回退税款。金先生照做,惊喜地发现5337元“安然无恙”。

  骗术解析:让人相信退税确有其事。

  步骤五:换人收网

  金先生给袁打电话后,他借口时间紧,让其直接和“领导”商量。自称“林主任”的女子询问他是否有建行或工行的硬卡,以便在ATM机上操作。金先生在下午4时30分赶到工商银行江安路支行,按照“林主任”提示,打印客户凭条,上报银行卡号和余额信息。然后,“林主任”给了一个“国库”账号,让金先生“卡卡转账”。结果金先生账户内的9000多元被一卷而空。当他质问“林主任”时,对方回答数据在交易中,不能马上查询到余额,还让金先生换卡,并承诺会把流出资金连同退税额一起返还。

  骗术解析:上报卡号“醉翁之意不在酒”。如果无法诱骗持卡人转账,对方还会用“转账失败”等借口套取密码,环环相扣令受害者中招。

  回家后金先生察觉有诈:媒体上近期根本没有公布过车辆购置税退税事宜,用电话遥控指挥车主在ATM机上退税,也不符合国家机关办事程序,对方提供的电话也和国税局无关。于是,他在25日晚向康健新村派出所报警。

  昨天下午,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了解到,警方已经接到了受害者的报案,将介入调查。

  评论 报料 07062810701      

  见习记者 乐梦融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