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圣彼得堡,很远,两个美丽的城市相隔了7000多公里;从上海到圣彼得堡,很近,友谊把两个城市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
2007年6月9日到6月18日,俄罗斯“中国年·上海周”活动在圣彼得堡成功举行。
初绽光华的“波罗的海明珠”、中国味浓郁的玫瑰婚典、“来自上海的问候”图片展、经贸论坛、教育论坛……短短10天,“上海周”活动带来的中国文化、上海气息,浸润着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中国、上海,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为务实合作喝彩
6月9日下午4时,中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第一幢建筑“南部商务中心”的落成,成为“中国年·上海周”活动开幕的最大亮点。两国、两市的领导人纷纷到场,为这象征两国人民深厚友谊和务实合作的项目成功走出第一步而喝彩;中俄两国人民齐聚一堂,用歌舞传递喜悦。
一颗“明珠”见上海。“波罗的海明珠”项目让俄罗斯人民看到了什么?那是上海的速度、上海的品质和上海的神奇。
在这一项目中,中国的建设者们创下了许多被俄罗斯同行称作“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创举:仅用了6个多月就完成了工程、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冬天里施工……更重要的是,全新的钢结构建筑理念,给这个以美丽建筑闻名于世的城市带去了一种别样的体验,“它必将是一个全新的经典!”
对上海不再陌生
如果以前没有到过上海,那么2007年6月15日之后,许多圣彼得堡的市民对上海肯定已经不再陌生。在当地最大的展览馆举办的“来自上海的问候”综合主题展,通过100余幅摄影作品,把上海这座东方大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建筑、海派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独特魅力,呈献在圣彼得堡市民眼前。
展厅内,不少圣彼得堡市民被卡通形象“快乐三毛”所吸引,在“三毛”引领下,人们走进上海城市规划馆带来的“上海神奇之旅”虚拟展示厅。
这趟“神奇之旅”采用现代三维虚拟技术,让圣彼得堡市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上海最新的城市面貌和远景规划。“三毛”带着观众,从虹桥机场出发,沿着延安路高架,穿越黄浦江隧道,在浦东乘上磁浮列车,来到浦东国际机场。然后,“三毛”又带着观众从杨浦大桥出发,乘船游览美丽的黄浦江,抵达2010年上海世博园。
“沿途”观赏美景,圣彼得堡观众看到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上海展览中心,感到十分亲切;看到东方明珠、浦东国际机场等,则感到十分吃惊:“上海太现代了!”不少观众感慨地说,上海和圣彼得堡十分相像。圣彼得堡有涅瓦河,上海有黄浦江,都是各自国家发展最快的城市。他们希望两市能增进合作交往,人民能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真情实景最动人
上海周的最大成功,在于它传递的不仅是理念,还有许许多多可以看见可以触摸的影像。玫瑰婚典中的谐趣婚俗,文艺演出中悠扬动听的中国曲艺,手工艺品展示中令人称羡的绝活,上博“精品展”中古老的青铜器……中国、上海,对俄罗斯人民来说,以前可能仅仅是两个单词,如今却变得如此生动鲜活。浓郁的中国风情,陶醉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市民,也让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前所未有地高涨。
美好的友谊,往往就是这样开始。 详细 07062810801
本报记者 陈正宝 摄 潘高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