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的盲女吴晶,英文名字叫做“Crystal”。2007年2月,她到美国走访并报考哈佛等8所高校。谁曾会想到,她从容以对,以优异的成绩和坚强的精神,打动了面试的考官!美国哈佛大学等6所高校竟然都愿意免费接收她入学,并且承诺提供全额奖学金!
更令人敬佩与惊讶的是,她不仅是2003年全国第六届残运会两块金牌得主,还是2004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200米金牌获得者……双目完全失明的吴晶,是怎样的秘诀让她拥有这么多的荣耀和光环?近日,记者采访了她,原来这背后蕴藏着看似平凡却又让人感叹的母爱……
A、摒弃传统的方式教育失明女儿
1986年12月9日,吴晶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父亲吴健全是黄桥东津小学的老师。母亲鲍霞是一家乡镇企业的员工。吴晶1岁时,因视网膜母细胞瘤,被摘除了眼球。
5岁时,鲍霞将吴晶带到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报名上学。然而,幼儿园的张老师听说吴晶是盲女,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收留她。鲍霞哭天抹泪的,最后有个好心人劝她说:“别难过了,给孩子找个盲校吧!”
为了避免上不了学给女儿心灵造成阴影,鲍霞买了好多的变形金刚、数学魔方等各种各样的玩具,鼓励女儿尽情玩。久而久之,吴晶时常把家中闹得一团糟,好多玩具玩不了几天就支离破碎,这让鲍霞和丈夫很是头疼。一天,吴健全回到家里,看见女儿把自己视如宝贝的收音机拆得七零八落,顿时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给小破坏分子两记耳光。可是这时,鲍霞却阻止了他,说:“孩子他爸,孩子成长的核心是快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快乐的事,这是好事啊,如果打跑她的快乐,这是我们不想要的哟!”这下,丈夫顿时如醍醐灌顶,气一下子泄了。然后,鲍霞笑了笑拍拍女儿的头,说:“好闺女,拆得好,可别忘了按原样装回去呀!”
本来这是个激励的话,不料,第二天吴晶真的把父亲的收音机装好放在父亲的桌子上。父亲试了试,发现各项功能完好如初。鲍霞听说后,赶紧趁热打铁,对女儿竖起大拇指:“女儿,你真棒!”
7岁那年,吴晶被父母送到了扬州市聋盲学校。有了快乐和自信的法宝,吴晶在玩乐中兴趣越来越广泛,她的音乐和体育也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小小年纪,笛子演奏水平就达到了10级。但真正让她找到了自信是母亲放英语广播给她听。当时学校少儿班正好开英语学习班,鲍霞又听说目前国外有这种技术能治好她的病。如果要去国外,英语不熟练怎么行呢?每次,听广播时,没有多少文化的鲍霞常常抓住了机会因利势导:“闺女,听说你的病国外可以治好,如果你学好英语就好了!”吴晶信心十足地说:“妈妈,我一定学好英语出国去!”
这种方法收到奇效,她在少儿班英语非常突出。六年级时,吴晶的口语竟然在盲校少儿班名列第一。
B、成长路上妈妈是女儿的拐杖
14岁那年,吴晶在短跑上的潜力被省队教练发现,从扬州转到了南京盲校,之后,又转入南京外国语学校。她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训练的生活。
2003年9月,吴晶参加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比赛那天,吴晶的外公得了重病住了医院。吴晶打电话问鲍霞家里还好吗,鲍霞忍着痛没有把这事说出去,安顿好父亲,她还偷偷从医院回来,以观众的身份看吴晶的比赛。当看到吴晶一举夺得100米、4×100米两枚金牌和200米铜牌时,她情不自禁跟着观众使劲地鼓掌……
2004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吴晶再次获得200米金牌。由于在短跑运动中的出色表现,她赢得了参加雅典残奥会的参赛资格。为了让女儿安心地学习和训练,鲍霞跟丈夫商量辞去工作,到南京租一个房子“陪读”。但在雅典残奥会上,不幸事情发生了:在100米预赛上,吴晶跑到80米时,大腿肌肉突然猛地被拉伤,虽然她拖着拉伤的腿挺过终点,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但队医检查了她的伤腿后,却叹口气,说:“腿伤太严重了,决赛肯定不能参加了。”那一刻,吴晶禁不住哭了,这是她等了四年的机会呀!她含泪对教练和队医说:“来雅典是我和母亲的梦,我就是走也要走过终点。”
那天,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中国姑娘吴晶拖着受伤的双腿,一瘸一拐地走过百米赛场,全场观众起立为她鼓掌,最后,她遗憾地获得了雅典残奥会100米第六名。欢呼声、掌声如潮涌起,吴晶静静地微笑。其实,当时鲍霞比女儿更难受:女儿这次受伤了,参加比赛已经不可能了,摆在她面前只有一条路:退役。吴晶原以为母亲会对她彻底失望,可鲍霞却出人意料地对她说:“闺女你不能比赛了,但可以在音乐、英语方面发展呀!”鲍霞的理由是,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走廊,这条走廊里有很多一模一样的门,你推开门时,看见里面的人在做事情,这些事却不适合你,你就不要迈步进去,轻轻地把门关上,继续往前走,一直寻找适合你的那扇门,你才可能成功呀。听了母亲的建议,吴晶含泪选择退役。
退役后,吴晶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上高二时已经学完了高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在一次模拟测试中,吴晶取得568分的好成绩。外国语学校校长Batt鼓励她:“吴晶,你才上高二,就已经具备了考上重点大学的资格!”
吴晶却高兴不起来,她对母亲说:“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天天完成堆积如山的高考试卷,无非把成绩提高几十分,考上名牌又怎样?照样实现不了我的梦想啊!”
鲍霞吓了一大跳,她问女儿:“难道你真的想出国求学吗?”吴晶不假思索:“是呀,我要到国外去读大学!”她对女儿说:“妈妈不干预你。但你要记住,成功的人有两样重要的东西,一是自信,二是正确的处事方式。有了这两点,你就有了人生拐杖!”
C、自信心让中国盲女打动美国6所高校
吴晶开始拼命地博览群书,她对名人传记,对天文、地理,文学、艺术无不感兴趣。
2006年9月,她突然打电话给鲍霞:“妈,我应瑞典盲人协会的邀请,去参观交流!”鲍霞大吃一惊:“这怎么回事?”吴晶说:“妈妈,这是我通过努力在网上申请的呀,费用由南京的一家公司赞助的。”明白这回事,鲍霞还是有些担心:“你一人去行吗?”吴晶坚决地说:“妈,你放心,有你给了我一对人生拐杖,我什么都不怕。”
吴晶上网查找了资料,找了一条经济的路线,然后背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9月5日夜,吴晶买了一张打折的机票飞往瑞典。为了省钱,吴晶不住旅店,连夜乘车赶路。旅途中,有时候累了,就眯着眼睛休息一会。9月10日,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瑞典盲人协会前会长KICLCI听说她一个人独闯瑞典,不禁嘘唏不已,并陪她参观了各个盲校。
不久,美国盲人协会听说吴晶独闯瑞典的事迹,也发来邀请函,邀请她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盲人学校、博金斯盲人学校、费城盲人学校、北卡罗来纳盲人图书馆及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盲人协会。可是,这次费用哪里来呢?母亲鲍霞为难了,她苦苦劝吴晶说:“父亲就这么点工资,去一趟美国需要多少钱呢?”吴晶解释道:“妈,这次机会难得,我要争取机会,将来我会回报社会的!”鲍霞望着女儿许下“空头支票”,行吗?不禁暗自摇了摇头。
然而,就在鲍霞与丈夫商量如何是好的时候,吴晶告诉他们出国的事情已经解决。这让他们瞠目结舌。原来,那天,吴晶经过再三考虑,她抱着侥幸的心理,给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写了一封信。航空公司的领导收到她的信,竟然被她的勇气和胆量所感动,愿意免费提供中美往返机票。
这时,鲍霞决定请女儿好好吃一顿,让她好好准备去美国的事。吴晶却打趣地说:“妈,以后路长着哩,这次就免了,我现在还做一个惊天决定:报考美国哈佛等8所大学,并希望获得全额奖学金。”
吴晶开始着手美国哈佛等8所大学的报考,同时,她还意识到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甚至她还经常一个人到南京“英语角”锻炼自己。
2007年2月6日,吴晶一个人又独自登上赴美国的飞机。在哈佛大学的招生面试时,吴晶一口流利的英语,让哈佛的主考官感到意外,当场把她请上主席台,演讲10分钟她的人生经历。最后,这位主考官对她说:“你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你的故事你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海伦·凯勒的影子,希望你比她更优秀!”
在美国期间,除了哈佛,吴晶还走访了斯坦福等8所全美著名高校。有哈佛等6所学校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她免费入学,并承诺提供全额奖学金。他们理由如出一辙:就凭你一个小盲女独自敢来美国,我们就想录取你!
最近,记者采访吴晶时,她说:“去美国后,她将选择法律专业,希望用自己所学法律知识来帮助更多有困难的残疾人。”记者又问她:“你能告诉我成功的诀窍吗?”她笑着说:“诀窍嘛,妈妈的眼睛照亮我的成长之路,她告诉我,一个人的不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但成功从不会拒绝自信的人。”
6月24日,吴晶带着父母的期盼,正式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