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住得好好的老妈提出要回乡,我和弟妹们放心不下,86岁的老太太身边没人照料咋行?三家连忙“紧急”商讨,该不该放行。不想平时“木知木觉”的头脑忽地开窍,感到老妈提出的理由条条过硬,一致认为老妈要回乡村寻回失去的“绿色”生活,紧扣国际流行色主旋律。一致感觉耄耋老妇住在乡下顶合适!
老妈的第一条理由是城里不舒服,每天,儿孙们上班的上班,读书的读书,双休日吧,又是加班、补课、郊游、聚餐,铁门“嘭”一声,日脚难受得要死;说一道去远郊玩玩,连乘轿车也要头晕;晚上看罢电视关窗防小偷,老妈连喊头痛煞哉,说室内那木头味树脂味老恶心。出一趟门要乘电梯,电梯每停一次,心脏怦怦乱跳;进超市买酱油远没有乡村小店方便自由,进了超市辨不清东西南北……在新地方“磨合”了大半年,心里还是个“不舒坦。”
老妈没错,繁华都市确实令高龄老人望而生畏,人口越来越密,车子越来越多,污染越来越重,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还感到压力日添,哪里是老娘的乐土。全国大多数百岁老人都居住在乡村,这是有调查数据的。老妈第二个理由是“看不惯”:看不惯“反季节食品”,冬天吃西瓜一点也吃不出味道来,看不惯“吃一半扔一半”,说城里人浪费呀有谁理你,看不惯劲歌艳舞,歌词一句也不懂,青少年打扮丑死了,看不惯“夏天没来就开空调冬天也开”,没有空调好练筋骨,看你们一个个得空调病,还得跑医院,她信奉“立夏见三鲜”那才好吃。“冬吃萝卜夏吃姜”那才没病,大热天早点起来吊井水洒地那才“清凉”。
而顶顶“看不懂”的是城里家家户户都不爱惜东西,每天要扔出那么多纸、瓶、食物,这不是“作孽”吗?以前,“木知木觉”的城里人还要说老妈“太保守太顽固”“不可理喻”,而老妈却一辈子没有高血压心脏病,连感冒也近不了身。我从老妈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今城里人有空闲就一窝蜂地去丽江、凤凰城、张家界、九寨沟,不就是努力去寻找“落后”与“顽固”的往时岁月吗?
老妈最后一条是“我劳动的权利被剥夺了”,她至今念念不忘乡村的河滩菜地,天天下籽浇水施粪捉虫 搭架采摘,觉得不那样干人就不像人了,她四季都收获绿色食品,马兰头荠菜莴苣黄瓜苋菜菠菜春韮番茄落苏丝瓜四季豆,吃不完就送人,家里还看不见垃圾。坐在树底下剥豆择菜,豆壳菜叶全转化成绿肥返回土地,她还要把一张纸叠起来藏着,好包种子,把一只破瓮修补好,用它10个春秋,在百年不变的寻常岁月里,把节俭演化成一种高尚的品德和评价人的价值法则。
我们下一辈人一闪念就把手机换了,追求升级换代的新时尚,不在乎地球会承受不了各式各样的垃圾病毒。我们一次生日派对产生的垃圾,也许老妈一辈子也不会堆积那么多,今日世界,似乎节俭已经渐行渐远,浪费变成时髦和派头,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回到往昔的生活中去,但老一辈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却可以为我们解决诸如“地球变暖”的环保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