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大学打响了香港高校在沪招生面试的“揭幕战”,440余位申城考生将在3日内领教全英文的面试。今年,上海共有1000多位考生申请报考港大,全国有1万多位,其中约有45%获得了面试机会。香港大学招生主任陈燕玲说,港大今年计划在内地总共招生250到300人,录取标准并不是学生是否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而是更看重学生是否全面发展,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招生 希望录取有个性学生
陈燕玲说,面试名单的确定,并不是按分数来划分,而是综合考量了学生申请中的自我介绍和高考成绩情况,同时考虑到港大是采用全英文授课,所以仅对申请者的英文高考单科成绩做了规定,必须达到125分。
曾在前年拒收了11位高考状元的香港大学,今年却特别青睐北京的一位理科状元,甚至和北大打起了“争夺战”,而上海理科状元胡文琦的名字也在昨日的面试名单中。“这些成绩高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高分并不是我们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陈燕玲告诉记者,香港大学更倾向于录取有个性全面发展的学生,申请者即使在“高考关”中拿到高分,还得通过港大的“面试关”,英文能力是一方面,是否有综合能力是关键。
考生 不少偏向金融类专业
昨日参加面试的考生中,有不少对香港大学的金融、经济、管理专业颇感兴趣。选择金融类专业意向的考生不约而同地表示,看中的是香港作为亚洲重要金融中心的大背景。华师大二附中的小唐在今年的高考中考了535分,高考志愿中他填报的是交大数学系,但他在申请香港大学时,却选择了金融类专业。他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地,你可以在中文的环境下体验西方的文化。同时,香港也是亚洲重要金融中心,港大在经济专业方面又有不少全世界知名的教授学者。改选金融专业意向,就是冲着港大这些特殊背景去的。”
面试 全英文内容涉及广泛
港大的面试采用全英文交流。上海考区共有4名主考官,分别在两个试场面试学生。每5到6位考生分成一组,在逐个做30秒的自我介绍后,就考官提出的一个话题展开小组讨论,而考官也会参与讨论,并引导学生。今年港大的考试首次取消了英文写作笔试,陈燕玲说,从前几年的情况看,英文高考成绩已基本能反映学生的英文水平,取消笔试也是为减轻学生负担。
此次面试题目多涉及生活、社会、政治各个方面,由考官随机发问,面试中独立性强、表达能力好、逻辑思维清晰的自信考生更容易受到青睐。评论07062910501
本报记者 马丹
|相|关|链|接|
部分小组讨论话题
■ 成为国际化大学是不是所有课程都要用英文上?
■ 欧洲国家应不应该设定基本工资?
■ 谈一下对虐待动物的看法。
■ 就你看来,如何解决贫穷问题?
■ 谈谈你个人对高考利弊的看法。
■ 发展中国家注意环境保护是否可行?
■ 你认为网络会使人与人之间拉近距离还是拉远距离?
■ 成功人士的优点何在?
■ 请谈谈中国的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