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地产人物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专版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数码
 第B24版:e生活·资讯
第A11版:早间点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29日 星期
“饭醉团伙”、“飞发走丝”、“高等发院”、“井茶局”……这些店名屡屡引来人们质疑。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勒令一些商店摘牌换名
“谐音”也该有个规矩

李嘉全

    工人日报 其实,在店名之外,还有一些广告滥用谐音,乱造词语,如用“无泻可及”宣传泻药,用“制冷鲜峰”推销冰箱,用“钙不能缺”宣传钙片等的谐音广告。更有甚者想利用谐音注册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商标,如名为“中央一套”的安全套等。

  这种随意拿成语和俗语“开刀”的行为,不仅改变了语言的本意,也会对公众造成误导,而伤害最大的是中小学生。一些谐音广告(商标、店名)容易让上学的孩童以讹传讹。有媒体曾报道某市在一次“广告在学校”的调查中,给学生罗列出数道谐音广告词语进行纠错,居然没有一个同学完全改正所列的错误词语,部分学生还把“无懈可击”改成“无泄可击”,“盖不能缺”改成“钙不能缺”,有部分学生对“咳不容缓”“随心所浴”等不知如何纠正。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她真实记录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也需与时俱进。但不管如何发展变化,其目的都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情感,它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也不妨讲求优美含蓄、富有韵味,但都应注意语言的首要目的——理解沟通,都必须以符合汉语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尊重中国文化传统为前提。

  谐音用语也该有个规矩。凡违背社会良俗的谐音都应在清理之列。   (李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