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30日 星期

在反复挤压中寻找价值中枢

郭勇斌

  今天的市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挤压泡沫的市场。无论是5月30日直接提高印花税对市场进行刚性挤压,还是此后清查资金、推进QDII和红筹股回归这类柔性挤压,其本质都是共同的:挤压市场泡沫。

  挤压市场泡沫是一个既成的事实,我们只能平静地接受。问题是,我们要搞清楚挤压泡沫的本质是什么?在泡沫的挤压过程中,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一、减少出错是今天投资者的首要任务。市场在以下四个方面不断诱使投资者出错:第一,在长达两年的牛市中,我们习惯了一路持股做多的思维方式;第二,在6月份的两轮震荡中,第一轮震幅高达900多点,第二轮也有500多点,这种宽幅震荡不断地诱惑着投资者进行短线操作。但短线操作也不是那么容易,赢是赢一千、两千,但套就套五万、八万。第三,由于账户市值不断波动,投资者心态容易失去平衡。三千、五千的得失也许没什么,但动辄账户的起落就是数万甚至是数十万,在这种令人眼花的数字波动面前,想着是花花绿绿的钞票的得失,人是很难保持平常心的。第四,沽空博傻。先走先解脱,后走后解脱,市场玩起了博傻游戏。但博傻游戏的结果总是要博出一个傻瓜的。要想在这个市场成为赢家,在今天首先要做的就是少犯错误。这是全体投资者面对的共同问题。如何才能少犯错呢?方法有很多,其一是减少操作,其二是缩小操作规模,其三是鸵鸟政策,不买也不卖。这需要投资者去总结和体会。总之,我想强调的是,泡沫挤压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逼着投资者出错的过程。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少损失一点或者是争取赚一点,所有的错都错在离市场太近。要想少犯错,甚至是不犯错,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市场远一点。贴得太近,要想不犯错都难。

  二、挤压泡沫的本质是释放市场风险。连续两年的上涨,在为投资者带来巨量财富的同时也积累了市场风险。这种风险总是要在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化解,你有一百个不情愿,但你必须接受这个铁律:风险是需要化解的。在风险化解过程中,市场的方方面面都是痛苦的,但反过来说,你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因为风险化解了,所以市场反而更加健康了。

  在对这个化解风险的过程做进一步的思考,我想应当注意以下两点:其一,风险的释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具体地说,900点下跌之后不是风险已经彻底化解了,而是不会有500点的震荡,接着有300点的震荡,还有200点、100点的震荡等等。震荡总体是收敛的,但震荡的幅度也会有反弹。总之,对这个过程的持续性,我们一定要有思想准备。所谓V形反转的想法,在今天看来既天真又不现实。其二,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5月30日到6月5日,指数直落近千点,按1点代表15亿流通市值看,等于1.5万亿流通市值灰飞烟灭。这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回顾这900点跌幅,我想最初的300点是应该跌的,最后的300点是不该跌的,中段的300点很可能就是市场寻求平衡的目标所指。   上证综研 郭勇斌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