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她本科毕业当起学生辅导员。此后整整4年,她用150篇周记记录下自己和132名复旦大学化学系学生的成长,集结为一本《包涵心语》,感动了许多人,成为高校辅导员的“教科书”。
如今,28岁的包涵是辅导员的“辅导员”。担任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任重书院学工组组长的她,前不久被推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记者近日再次走近包涵,听她讲述新的包涵“心语”。
我还是我,每天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还是怎样让同学们过得更好
“我现在不写周记了。”这是见面时,包涵说的第一句话。“以前当辅导员,认为周记是与同学们交流的最好方式,现在办法更多了。”她说,“最重要的是能与同学交心”。当记者祝贺她当选十七大代表时,她一笑:“我还是我啊。每天想得最多、做得最多的,还是怎样让同学们过得更好。我现在培训辅导员,可常常会‘跳过’他们,自己找同学聊天。” (下转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