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02版:综合新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30日 星期

南翔“罗汉菜”有望回市民餐桌

朱全弟 陈懿 姚玉莱

  本报讯(记者 朱全弟 特约通讯员 陈懿 姚玉莱)记者今天上午在嘉定区南翔镇获悉:失传已久的“沪郊百宝”之一——南翔“罗汉菜”,有望重回餐桌。今冬明春,“罗汉菜”鲜菜也将进行批量加工。

  “罗汉菜”经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翔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南翔劳技中心多年培植终于获得了成功,收获了3.925千克宝贵的“罗汉菜”种籽,并尝试用传统方法加工了一批“罗汉菜”腌菜;不久前,又向国家有关机构注册了“罗汉菜”的商标、标识。“罗汉菜”虽然只是一种小品种加工野菜,但由于它有多种特殊营养,附带浓厚的乡土风味,因而一度成为与“南翔小笼”齐名的南翔特产,声名远播海外。详细 07063010201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