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30日 星期

学习不起劲和课程安排有关
专家建议教师了解神经科学原理
陆梓华

  孩子抱怨学习太苦,您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不科学的教学任务安排所致?在日前举行的2007上海教育论坛上,不少与会专家指出,老师和家长不妨了解些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孩子学得更有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础教育处处长安特蕾西·恩东贾塔女士介绍,神经科学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和课程安排有关。她发现一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上第一节课总是提不起精神,“一些孩子晚上入睡困难,如果每天把难度最高的课程放在第一第二节,他(她)大脑尚未兴奋,自然会觉得有些吃不消。”她希望教育工作者能运用神经科学规律安排课程,比如不要把要求非常高的课程放在早晨,而应安排一些动手和实用的课程,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自然的学习周期。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当父母要求孩子刚会说话就要背唐诗,上学前学会两位数算术时,学习效果并不好。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儿童保健研究的专家,市教委主任沈晓明提醒家长,“拔苗助长”违反了儿童认知成长规律,并不可取,“他们长大一些,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何必现在花费成倍的精力?”   本报记者 陆梓华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